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信靠上帝

/
在美国独立战争初期,美军曾对在加拿大魁北克的英军发动远征,经过麻州的纽伯里波特时,特意到著名的布道家乔治 · 怀特腓(George Whitefield)的坟墓。他们打开他的棺木,取出他的牧师领和袖子,并将他的衣服剪成一片片发给士兵们,因他们误以为这样就能旗开得胜。 这次的远征失败了,但士兵的行为却显示了人类的劣根性,我们宁可相信其他事物会带来福祉,好比金钱,人的能力,甚至宗教传统,而不愿信靠上帝。当以色列遭亚述入侵和威胁时,上帝告诫祂的百姓不要信靠别的,但他们却寻求法老的帮助,而不是离开自己的恶行,回转归向上帝。以赛亚对百姓说:“主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曾如此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你们竟自不肯。’你们却说:‘不然,我们要骑马奔走。’所以你们必然奔走。”(30章15-16节) 以色列民想依靠埃及的救援也失败了(就如上帝所说的一样),后来犹大国更受到亚述的威胁。但上帝

灵命日粮:洁净方式

/
两个小孩一边洗手,一边开心地唱生日快乐歌,分别唱了两遍,因为妈妈说:“要洗干净手上的细菌,就是要这样长的时间。”所以早在新冠疫情之前,他们已经知道必须花时间才能洗净手上的污垢。 这个疫情让我们明白,保持清洁是个很繁琐的过程。同样地,洗净罪恶也必须采取重要的步骤,回到上帝的面前。 雅各呼吁散居在罗马帝国各地的基督徒将焦点转回上帝。这些信徒深受各种纠纷和争端的困扰,他们为了追求地位,财富,世俗的享乐,金钱及名声,而成为上帝的敌人。雅各警告他们:“你们要顺服上帝。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有罪的人哪,要洁净你们的手;心怀二意的人哪,要清洁你们的心”(雅各书4章7-8节)。但要怎么做呢? 第8节说:“你们亲近上帝,上帝就必亲近你们。”这正是从生命中除去罪污的方式,就是必须回转归向上帝。雅各还更详尽地解释洁净的方法:“你们要愁苦,悲哀,哭泣,将喜笑变作悲哀,欢乐变作愁闷。务要在主面前

灵命日粮:选择尊荣上帝

/
在托尔斯泰的中篇小说《家庭幸福》中,两位主角玛莎和谢尔盖相遇时,玛莎是个年轻且易受人影响的小姑娘,而谢尔盖则较年长,他是个周游各地的商人,熟悉玛莎的家乡以外的世界。相处久了,两人坠入爱河并结为连理。 他们在乡下定居,但玛莎很快对周遭环境感到厌倦。谢尔盖深爱玛莎,便安排去圣彼得堡旅行。在那里,玛莎的美丽和魅力使她大受欢迎。在他们即将返家之际,一位王子来到了圣彼得堡,他想会见玛莎。谢尔盖虽然可以强迫玛莎一起离开,但他让玛莎自己做决定。最后,玛莎选择留下,而她的背叛伤透了谢尔盖的心。 像谢尔盖一样,上帝也绝不会强迫我们忠于祂。祂因为爱我们,而让我们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祂。当我们接受祂的儿子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约翰一书4章9-10节),就是我们接受祂而做的第一个选择。此后,我们一生都在做选择。 我们会选择顺服圣灵的引导,对上帝忠诚吗?还是会选择随从世界的引诱呢?大卫王虽然不是个十全十美的人

灵命日粮:祷告不匆忙

/
夏威夷的基督徒爱丽丝讲了一个故事,谈到夏威夷人在进入庙宇敬拜神祇之前,会先在外面静坐好一段时间以做好预备。进了庙宇,会缓慢爬行到祭坛前祈祷。过后,他们又回到外面静坐很长一段时间,好将“生命气息”吹入他们的祷告。所以当宣教士来到夏威夷时,夏威夷人觉得这些宣教士的祷告很奇怪。宣教士站着说几句话就是在“祷告”,说完“阿们”就结束了。夏威夷人形容这些祷告“没有生命气息”。 爱丽丝的故事或许点出了上帝的子民常忘了“要安静,要知道”(诗篇46篇10节,新普及译本)。当然,无论我们祷告是快或是慢,上帝都会垂听。但我们的生活步调往往跟随内心的节奏,我们需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上帝可以对我们说话,触动我们的生命,也感动我们周遭的人。我们有多少次因匆匆结束祷告,而错过了让祂改变生命的机会? 无论是动作慢或车速慢,我们对“慢”总是感到不耐烦。但我相信,上帝会慈爱地对我们说:“要安静,要休息。深呼吸,慢慢来,记得我

灵命日粮:知足的秘诀

/
著名作家,演说家琼妮 · 厄尔克森 · 塔达(Joni Eareckson Tada)17岁那年因跳水意外,而导致四肢瘫痪。在她出院重返家中时,她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变。门口显得太窄,她的轮椅无法通过;水槽的位置太高,她根本无法使用。此外,她必须靠人喂食。当她决定重新学习自己进食,第一次用夹板握汤匙吃东西,就把苹果酱抹在衣服上,这使她觉得很丢脸。但她仍坚持下去,她说秘诀就是学会倚靠耶稣,说:“上帝,帮帮我吧!”今日的她,已经可以很好地使用汤匙了。 琼妮说自己被禁锢在瘫痪的躯体,让她看见另一名被禁锢的人,那就是在罗马监狱中的使徒保罗,她也体会到保罗在腓立比书对信徒的劝勉。琼妮正努力学习保罗所说的:“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腓立比书4章11节)。请注意,保罗必须学会随遇而安,因他并非天生具备这样的能力。那么,他如何学会呢?乃是藉着信靠基督,他说:“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

灵命日粮:热衷的事

/
几年前的一个傍晚,我和妻子在两位朋友的陪同下走下山路。这条绕着斜坡的山路蜿蜒狭窄,一边是陡坡,另一边是无法攀爬的堤岸。 就在我们绕到一个拐弯处时,我看见一只徘徊在山间的大熊,它正摇着头,静静地喘着气。我们站在下风的位置,它尚未察觉到我们的存在,但它一定很快就会发现我们。 友人一边掏着外套里的相机一边说:“哦!我得赶紧拍张照片!”但我察觉到危险而惴惴不安。我说:“别照了!我们赶快离开吧!”于是,我们悄悄地后退,退到其视线以外,然后立刻拔腿逃跑。 对于追求财富,我们也应觉察到这样的危险。金钱本身并没有问题,不过是一种交易的媒介。但值得注意的是,保罗的警戒:“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提摩太前书6章9节)。所谓欲壑难填,财富越多只会使人还想得到更多。 反之,我们应该“追求公义,敬虔,信心,爱心,忍耐,温柔”(11节)。当我们追求,培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