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永不放弃
/
0 评论
南苏丹的克利科族主教尼戈(Semi Nigo)用“战争频传,遥遥无期”,形容他的教会渴望拥有克利科语的圣经,但却一再被延误的情况。事实上,在这之前,他们未曾有过克利科语的文字印刷。几十年前,尼戈主教的祖父勇敢地开始翻译圣经的工作,但因战争和局势动荡而使翻译事工一再受挫。然而,尽管他们所处位于乌干达北部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难民营屡屡受到袭击,主教和信徒们仍坚持进行圣经翻译事工。
他们的努力不懈终于有了成果。将近三十年后,在一个激动人心的圣经奉献礼中,克利科语的《新约圣经》被交到难民手中。有位事工顾问说,克利科人的决心是难以言喻的。
克利科人的这种毅力正反映了上帝对约书亚的要求,要他坚持到底。上帝对约书亚说:“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总要昼夜思想,好使你谨守遵行这书上所写的一切话。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顺利”(约书亚记1章8节)。克利科人同样也是坚持不懈地进行圣经的翻译。有位翻译员说:“
灵命日粮:每早晨都是新的
/
我弟弟天宝自小患有严重的癫痫症,在进入少年期后病情更是变本加厉。每天夜里都是弟弟和我父母极其痛苦的时刻,因弟弟的症状一旦发作,经常可持续6个多小时。当时,医生们找不到任何一种治疗方法,既可缓解天宝的症状,又能使他在白天至少有一段清醒的时间。我父母在祷告中向上帝呼求:“上帝啊,上帝啊,求祢帮助我们!” 尽管天宝和我父母在情感或身体上备受折磨,但他们都从上帝得着足够的力量,面对每个新的一天。我的父母更从圣经中得到安慰,其中包括耶利米哀歌。先知耶利米对巴比伦人摧毁耶路撒冷表示哀痛,并求上帝记念他如苦胆般的痛苦(3章19节)。但耶利米并未失去盼望,而是谨记上帝的慈爱,因祂的怜悯每早晨都是新的!(23节)对我父母而言,也是如此。
无论你面对什么难题,要知道每早晨上帝都是信实的。衪每天都会更新我们的力量,也赐下盼望。有时,祂更会解除我们的痛苦,像对我的家人一样。几年之后,有一种新的药物能使天宝不会
灵命日粮:不再是你自己
/
在1859年夏天,查尔斯 · 白朗定(Monsieur Charles Blondin)成为走钢索横越尼加拉瀑布的史上第一人。此后,他更重复此壮举数百次。其中一次,白朗定是背着自己的经纪人柯考特(Harry Colcord)一同走过去。他事前叮嘱柯考特:“记得向上看!你不再是柯考特,你是白朗定!我摇摆时你要跟着摇摆,不要试图靠自己保持平衡。否则,我们两人将共赴黄泉!” 其实,保罗也教导加拉太的信徒:如果不相信基督,你们就不可能走在上帝的道路上讨祂喜悦。这里有个好消息,那就是你们不必靠自己的能力!因为不管我们多么努力想要达到上帝的标准,终必徒劳无功。那么对于得救,我们是被动的吗?不!上帝要我们紧紧倚靠基督,就是要舍弃从前靠自己的生活方式,看自己如同已死。我们虽仍在世上生活,但“[我们]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上帝的儿子而活,祂是爱[我们],为[我们]舍己”(加拉太书2章20节)。
今天我们
灵命日粮:面对惧怕
/
沃伦搬到一个小镇牧养教会,他的事工有一些果效之后,有个本地人开始攻击毁谤他。这人捏造一个故事指控沃伦做了可怕的事,并将此事告诉当地的报社,甚至把针对沃伦的控诉印成小册子,准备邮寄给当地的居民。沃伦夫妇开始恳切祷告。若人们相信这个谎言,他们的生活将被彻底摧毁。 大卫王曾有相似的经历,他也同样面对敌人的攻击诽谤。他说:“他们终日颠倒我的话,他们一切的心思都是要害我”(诗篇56篇5节)。敌人持续不断的攻击使他惧怕,流泪(8节)。但在争战中,他却满有信心地祷告说:“我惧怕的时候要倚靠祢。……血气之辈能把我怎么样呢?”(3-4节)
大卫的祷告可以成为我们今日学习的榜样。我惧怕的时候:当面对恐惧或指责时,我们可以寻求上帝;要倚靠祢:把争战放在上帝大能的手中;血气之辈能把我怎么样呢?与上帝一同面对困境,我们会发现敌人的力量是多么有限。
结果,当地的报社并没有理会那人对沃伦所编造的故事。因着某些缘故,
灵命日粮:凡事祷告
/
那只肮脏的野猫从容地坐在水泥地上,以一种安静而高雅的眼神凝视着我。这只野猫与它的兄弟姐妹住在大厦的地下停车场,那是我的客户上班的地方。我觉得这群小猫很可怜,所以将猫粮交给保安员每天喂食,吃完时我会再添购。 然而,某一天这位保安员要换岗位了。我祷告说:“主啊,这些无助的小猫是祢创造的。求祢预备一个人让我可以将猫粮交托给他。”但我不禁疑惑,上帝会关注如此微小的请求吗?祂一定会关心更重要的事吧?
使徒保罗提醒我们:“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腓立比书4章6节)。我们有一位慈爱的天父,祂渴望我们将所有的忧虑都带到祂面前──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事。
那天傍晚,在大厦工作多年的一位年长清洁工走向我。在我开口之前,这位仁慈的男士说:“既然保安员不在这里了,从现在起我可以帮忙喂小猫。”
事实上,没有任何太难或太微小的事情,是不能告诉上帝的。我们的挂虑及所在乎的
灵命日粮:永不孤单
/
在《经济学人》的姐妹刊《1843》,作者玛姬 · 佛格森(Maggie Fergusson)写道:“这种痛苦可能比无家可归,饥饿或患病,更教人受尽折磨。”她是指什么呢?孤单。佛格森记述有越来越多人感到孤单,这与个人的社会地位或经济状况无关。她用各种令人心酸的例子,来说明孤单的滋味。 感觉孤单带来的伤害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新鲜事。事实上,孤单的苦楚早已反映在圣经的传道书中,一般认为这位传道者就是所罗门王。书卷中描绘有些人因缺乏美好的人际关系而感到哀伤(4章7-8节)。传道者哀叹,纵然坐拥巨大的财富,或许仍觉得毫无价值,因为无人能够分享。
因此,传道者意识到有人陪伴的美妙之处。他写道,朋友能帮助你完成的事,超过你单独能完成的(9节);同伴会在你有需要的时候出手相助(10节);搭档能给予安慰(11节);朋友能在困境中提供保护(12节)。
孤单是我们都会面对的挑战。上帝创造我们,是要我们在友谊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