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非常手段
/
0 评论
十六世纪末,威廉 · 奥伦治亲王(William of Orange)刻意引海水淹没大部分的国土。这位荷兰君王采取如此激烈的手段,为要试图驱逐入侵的西班牙人。然而,这方法行不通,还造成大片优质的农田都被海水吞噬。这就是人们所谓的:“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手段。” 在以赛亚的时代,亚述的军队攻击耶路撒冷时,犹大百姓也采取了非常的手段。他们不但砌筑一座蓄水系统以度过围困期,还拆除房屋以支撑城墙。这也许是个精明的策略,但众人却忽略了最重要的第一步骤。上帝说:“[你们]又在两道城墙中间挖一个聚水池,可盛旧池的水;却不仰望做这事的主,也不顾念从古定这事的。”(以赛亚书22章11节)
今天,我们不大可能在家门口就遇到敌人的军队,但正如章伯斯所说:“打击都是以寻常的方式,透过寻常的人而来。”这样的打击的确是真实的威胁。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打击是上帝给我们的机会,学习先转向祂,寻求我们需要的一切。
当生活中的
灵命日粮:不同思维
/
大学期间,我在委内瑞拉待了大半个暑假。当地的食物美味可口,人们亲切和善,有浓厚的人情味和舒爽宜人的天气。但一两天后我就发现,我和我的新朋友对时间管理的认知大相径庭。如果我们打算中午一起吃午餐,意味着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一点之间任何一个时间点。会议或旅行亦然,他们对时间观念是差不多就好,毋须严格守时。我这才意识到,原来我对“准时”的概念,是如此深受本身文化的影响。 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受到周围文化价值观的陶塑。保罗将这种文化的力量称为“世界”(罗马书12章2节)。于此,“世界”不是指有形的宇宙空间,而是指渗透到我们生命中的思维模式。这“世界”指的是我们身处的特定时空,所加诸在我们身上的社会期待及价值观念。
因此,保罗告诫我们要警醒,“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却要“心意更新而变化”(2节)。我们不应随波逐流,消极地接受那些会吞灭我们的思想和信念,因我们蒙召是要积极地寻求明白上帝的心意,学习如何明
灵命日粮:一个模子印出来
/
我们全家在某次出游时,遇到了一位女士,她在我丈夫小时候就认识他的家人了。她看看我丈夫艾伦和儿子沙维尔,她说:“沙维尔跟他爸,就像同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沙维尔的眼睛和笑容,看起来就跟他爸爸一模一样。”那位女士欣喜地发现他们父子俩长得极为相似,甚至性格也雷同。虽然他们在许多方面都很像,但我儿子还是没有完全反映出他父亲的形象。 只有一个儿子──耶稣,能完全反映祂父亲的形象。基督是那“不能看见之上帝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歌罗西书1章15节)。万有都是靠着祂,藉着祂且为祂而造(16节)。“祂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祂而立”(17节)。
我们可以花时间祷告和阅读圣经,藉由观察道成肉身的耶稣,认识天父的特质。祂邀请我们一同见证祂付诸行动的爱,从圣经记载祂与人的互动,以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看见祂的爱。当我们将生命献给基督,并领受所赐的圣灵之后,我们会更认识这位慈爱的天父,而且更信靠祂。祂会
灵命日粮:发求救讯号
/
在阿拉斯加渺无人烟的山区,有位居民的小屋惨遭祝融。那是美国最冷的一州,那时又正值严冬,这场火灾使他失去足以御寒的庇护所,就连粮食也所剩无几。于是他在雪地上踩踏出求救讯号(SOS),并用煤灰加以染黑。三周之后,有一架飞机飞过这间小屋的上空,才有人看到他的求救讯号,使他终于获救。 诗人大卫确实也曾身处危难之中。那时他被妒火中烧的扫罗王追杀而逃到迦特城,甚至为了保命而装疯(参见撒母耳记上21章)。因着这些困境,才有了诗篇34篇,记述了大卫在祷告中向上帝呼求,并且获得了平安(4,6节)。上帝听见他的恳求,救他脱离患难。
你是否正在绝望的景况中呼求救援?可以确定的是,上帝如今仍垂听和回应我们急难中的呼求。就像上帝回应大卫一样,祂也会留意我们的求救讯号,挪去我们的恐惧(4节),有时还会救我们“脱离一切患难”(6节)。
圣经向你我发出邀请:“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祂必扶持你”(诗篇55篇22节,新译
灵命日粮:创新的事
/
在缺乏淡水的地区从事农耕并非易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家名叫海水温室的公司,在非洲索马利兰以及其他类似气候的国家,做了一件创新的事,也就是建造许多“冷却室”。他们利用太阳能抽水机,在用瓦楞纸板做成的墙壁上,浇洒毛毛细雨般的盐水。当水往下流到下一块壁板时便会留下盐分,而剩余的淡水则大部分在建筑物的内部蒸发,而成为潮湿的环境让蔬果作物生长茂盛。
透过先知以赛亚,上帝应许要做“新事”,祂要为古时的以色列人“在沙漠开江河”(以赛亚书43章19节)。这件新事与祂从埃及人的手中救出祂的子民,所做的旧事不同。还记得上帝带领以色列民过红海吗?上帝要祂的子民回想过去,但却不要过于思念过去,以致忽略此时他们所面对的处境也有上帝参与其中(18节)。正如祂说:“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发现,你们岂不知道吗?我必在旷野开道路。”(19节)
回顾过去虽能让我们坚信上帝必有供应,但若只活在过去,却会令我们无法看见今
灵命日粮:婚筵
/
在我好友德夫17岁的女儿梅莉莎去世的前一年,我的挚友雪伦就已经过世了。她们都是因严重的车祸而丧生。有一晚,我梦见她们俩有说有笑地在一个大型宴会厅里悬挂彩带,我走进了大厅而她们没有理睬我。那里有个铺着白色桌巾的长桌,桌上摆着金盘和高脚杯。我问她们,我是不是能帮忙布置,但她们似乎没听到我的声音,只专注于手边的工作。但过了一会儿,雪伦说:“这场宴会是梅莉莎的婚筵。” 我问道:“新郎是谁呢?”她们都没回应我,反倒相视而笑。最后我才恍然大悟,那位新郎就是耶稣!当我从梦中醒来的时候,嘴里还轻声说着:“耶稣就是新郎。”
这个梦境让我想到耶稣再来时,所有相信耶稣的人都将参加的欢乐庆典。启示录将这场丰盛的宴席描绘为“羔羊之婚筵”(19章9节)。施洗约翰预备百姓迎接那位来到世上的基督,并称基督为“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翰福音1章29节)。他还称耶稣为“新郎”,并自称是“新郎的朋友”(好像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