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坚持下去
/
0 评论
当国伟有机会在工作中担任新的职位时,他相信这是上帝为他所预备的。他为这事祷告和寻求他人的意见之后,觉得这是上帝给他机会承担更大的责任。一切都顺利地进行,他的主管也支持他的调动,但问题开始出现了。有些同事对他的升迁感到不满,并且拒绝合作。他开始思考自己是否应该放弃。
当以色列人归回耶路撒冷重建上帝的殿时,敌人试图恐吓,扰乱他们(以斯拉记4章4节)。起初他们被迫停工,但因上帝藉着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的劝勉,他们又继续建造圣殿(4章24节-5章2节)。
于是敌人又开始骚扰,但此次以色列人坚持下去,因他们知道“上帝的眼目看顾[他们]”(5章5节)。他们坚守上帝的命令,相信不管遭到什么样的反对,上帝都会带领他们度过。果然,上帝感动波斯王,让他支持重建圣殿(13-14节)。
同样地,国伟也藉着读经和祷告寻求上帝的智慧,好让他知道应该坚持下去,或是另寻新的职位。当他清楚知道上帝要他继续坚持时,便倚靠上帝的
灵命日粮:温柔触摸
/
保罗.班德(Paul Brand)医生是二十世纪到印度医疗宣教的先锋,他亲眼目睹人们如何将麻风病视为一种耻辱。某次看诊时,他用手碰触一个麻风病人,向他保证治愈的可能性,那病人立即泪流满面。一名医护人员向班德医生解释那病人流泪的原因,说:“这么多年来都没有人敢碰他,但你刚刚却毫不在意地触摸了他。那是他喜悦的泪水。”
在耶稣传道初期,有个长大麻风的人前来找祂。大麻风是自古以来各种传染性皮肤病的总称。麻风病患按照旧约律法,必须离群索居,若在无意间碰到健康的人,必须大声喊叫说:“不洁净了!不洁净了!”这样人们才可以避开他(利未记13章45-46节)。因此,麻风病患可能经年累月都无法与人接触。
耶稣看到这个麻风病人时,怜悯地伸手触摸他。耶稣有能力和权柄,单用一句话就能医治人(马可福音2章11-12节)。但耶稣深知这个人因身体的疾病而被排挤和拒绝,耶稣伸手触摸这个麻风病人,让他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是被接
灵命日粮:感谢祢那么好
/
向人表达感谢的话,可说是数以千计。但有时候千言万语的感激之情,可以用这简单的一句话说:“谢谢你那么好!”当你听到这句话时,你知道对方感谢你,不是因为你为他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而是因为你的特质。
不知这样的短语,可否成为感谢上帝的一种方式呢?有时,上帝会在我们的生活中为我们成就一些事,比如我们会说:“主,谢谢祢让我得到那份工作。”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简单地说:“上帝啊,感谢祢一直那么好!”
这也是一些经文所隐藏的含义,例如,历代志上16章34节:“应当称谢耶和华,因祂本为善,祂的慈爱永远长存!”诗人感谢上帝,因祂的美善和慈爱。诗篇7篇17节:“我要照着耶和华的公义称谢祂。”诗人称颂上帝,因祂是至圣者。诗篇95篇2-3节:“我们要来感谢祂,……因耶和华为大神。”诗人赞美上帝,因为祂是宇宙中全能的上帝。
上帝是那么好,足以让我们停下手边的事务来感谢赞美祂。上帝啊,感谢祢一直那么好!
灵命日粮:干扰
/
英国画家西蒙.戈兹(Sigismund Goetze)的一幅画作《被人轻视和厌弃》,震撼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戈兹的画作,描绘了受苦,被定罪的耶稣正被与戈兹同时代的人围绕着。然而,这些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追求商业利润,浪漫爱情和政治地位,竟然完全不在意救主的牺牲。这些围观群众漠视耶稣,如同当年高喊钉耶稣十架的暴民,浑然不知他们错过了什么,错过了谁。
在现今这个时代也是如此,不论是信徒或非信徒,都同样很容易因干扰而分心,结果错过永恒的福分。在这干扰人心的重重迷雾中,我们这些基督徒要如何让人看到上帝的大爱呢?我们既是上帝的儿女,就可先从彼此相爱开始。耶稣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章35节)
但真实的爱并不仅限于信徒间彼此相爱,还要将这爱延伸出去,与人分享福音,领人归主,如保罗说:“我们作基督的使者。”(哥林多后书5章20节)
这样一来,我们这些
灵命日粮:彼此勉励
/
说起汤普森纪念馆的蜈蚣越野赛,确实与众不同。赛程共五公里,每七人合成一个队伍,他们要共同握住一根绳子跑到三公里处。然后松开绳子,各队队员各自按自己的速度跑到终点。所以每个人的成绩,就是团队的速度加上自己跑到终点的速度。
今年,我女儿那一队运用的策略,我以前从没见过,就是让跑最快的人跑在前面,而他后头紧跟着跑得最慢的人。她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前者能就近鼓励跑得最慢的队友。
这样的策略生动描绘出希伯来书的一段经文,作者激励我们:“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至摇动”(10章23节),“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24节)。当然有许多方式可以让彼此得着激励,但作者特别强调的是:“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25节)。只要能力许可,就当与众信徒一同聚会,这是信仰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有时,我们不免感到人生坎坷举步维艰,甚或因绝望而想放弃。我们既然同奔天路,就让我们彼
灵命日粮:笨羊和好牧人
/
朋友查德在怀俄明州当了一年的牧羊人。他告诉我:“羊真的很笨,它们只吃眼前的食物。即使面前的草全吃光了,也不会转头到其他地方去找草吃,而是开始吃泥土!”
我们都笑了,这不禁让我想起,圣经常把人比作羊,难怪我们需要牧人!但因为羊实在太笨了,不是任何牧羊人都能胜任,所以羊群需要的是一位真正关心它们的好牧人。当先知以西结将上帝的话告诉被掳至巴比伦的以色列民时,将他们比为坏牧人手下的羊群。这些以色列的统治者不牧养照顾羊群,反倒剥削他们,图利自肥(34章3节),然后任由他们被野兽吞吃(5节)。
但以西结也说他们并非毫无指望。上帝这位好牧人,应许要从剥削他们的统治者手中拯救他们,领他们归回故土,将他们安置在翠绿的草场上,并让他们得享安歇。受伤的,祂要医治;失丧的,祂要寻找(11-16节)。祂要驱逐野兽,好让祂的群羊能安然居住(28节)。
上帝的群羊需要温柔的看顾和引导。我们是何等有福,因我们的牧者总是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