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真诚敬拜

/
在耶稣被钉十架之前,一位叫马利亚的女子用极贵的香膏抹耶稣的脚。接下来,她又作了一个更大胆的动作,用自己的头发去擦耶稣的脚(约翰福音12章3节)。马利亚不仅献上她毕生的积蓄,还牺牲了她的名声。在第一世纪的中东文化中,一个端庄的女子绝不会在公众场合显露出她的头发。但出于真诚的敬拜,就不会在乎别人怎么看待(撒母耳记下6章21-22节) 。为了敬拜耶稣,马利亚甘愿被视为不端庄,甚至是伤风败俗。 有些人来到教会可能会觉得有些压力,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必须完美,才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或许我们也会费尽心思,为的是维持良好的形象。但一个健康的教会,应容许我们能“显露我们的头发”,而不是为了维持完美形象而隐藏缺点。在教会中,我们应该能够显露自己的软弱,进而找寻帮助,而非掩饰我们的缺点假装坚强。 真诚的敬拜不是要你表现得很完美,而是要你确保与上帝和他人有良好的关系。若我们最大的恐惧是怕显出自己的软弱,那我们最大的

灵命日粮:为何宽恕?

/
有一个朋友背叛我,我知道自己应该原谅她,但我并不确定是否能办得到。她的话深深地刺伤了我的心,我在震惊之余,还感到心痛和愤怒。纵使我们谈过此事,而且我也跟她说我愿意原谅她。但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当我看见她,心中仍感到一丝受伤,所以我知道自己仍心怀些许怨恨。然而有一天,上帝回应了我的祈祷,让我能够完全放下心中的怨恨,我的心终于自由了。 宽恕是基督徒信仰的核心,因为我们的救赎主在十字架上垂死之时,仍然愿意宽恕。耶稣不但爱那些将祂钉十架的人,甚至还开口祈求天父赦免他们。祂并没有对那些苦待祂的人心怀恼恨或怒气,反而向他们流露恩典与慈爱。 若我们要效法主耶稣,像祂那样爱那些伤害我们的人,那我们今天就要来到主的面前,细想有没有人是我们需要宽恕的。可能我们会花上很长的时间才能宽恕对方,但只要我们愿意祈求上帝,祂就会藉着圣灵帮助我们学习宽恕对方。学会这个功课,我们就能脱离不愿饶恕的牢笼,心灵得自由。 &md

灵命日粮:最好的朋友

/
在我十二岁那年,全家搬到了一个沙漠中的小镇。在天气酷热的新学校里,同学们一上完体育课,就会狂奔到饮水机那边排队喝水。我在同级当中比较瘦小,有时在排队时会被人推挤到后面去。有一天,我那长得又高又壮的朋友荷西,看见我又被人推挤。他就上前来,伸出强壮的膀臂,帮我开道。只见他大喝一声:“喂!你们先让他喝水!”此后,我在饮水机那里再也没有遇到麻烦。 耶稣曾面对他人无情的对待,祂也了解这种难受的心情。圣经上说:“祂被藐视,被人厌弃”(以赛亚书53章3节) 。但耶稣并不只是为我们受苦,祂还成为我们的中保。耶稣牺牲生命,为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让我们得以与上帝建立关系(希伯来书10章20节)。耶稣为我们成就了我们自己绝对办不到的事,那就是当我们愿意认罪悔改,并且信靠耶稣,祂就将救恩白白地赐给我们。 耶稣是我们一生最好的朋友。耶稣曾说:“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约翰福音6章37节) 。他人也许

灵命日粮:引至相信

/
小说家卢·华莱士所创作的《宾汉:基督故事》,自1880年首次出版后,至今从未绝版。这部小说被称为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基督教著作,而且故事内容直到今日仍吸引许多读者。因为这本书是以耶稣真实的事迹,交织着虚构的年轻犹太贵族犹大·宾汉所写成的。 艾美·立弗森曾在《人文杂志》里提到,华莱士在撰写《宾汉:基督故事》这本书时,他的生命得着改变。艾美写道:“一如宾汉引导读者走过耶稣受难的场景,宾汉也引领作者华莱士相信了耶稣基督。”华莱士也说:“我已经见过那位拿撒勒人……我见到祂施行超凡的奇事。” 四本福音书记录了耶稣的生平,让我们能跟随祂的脚步,见证祂所行的神迹,以及聆听祂的话语。正如约翰所说:“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约翰福音20章30-31节) 正如卢·华莱士所做的查考,读经以及写作,

灵命日粮:生命的牧人

/
我儿子在学校升班时,哭着说:“我一辈子都只要这个老师!”我们必须让他明白,换老师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或许我们会想:有什么关系是可以一生不变的呢? 以色列的族长雅各就找到了一个这样的关系。他一生经历许多转折动荡,也失去挚爱的人,最后他终于明白在自己生命中,有一位始终对他不离不弃的上帝。他祷告说:“愿我祖亚伯拉罕和我父以撒所事奉的上帝,就是一生牧养我直到今日的上帝,……赐福与这两个童子。”(创世记48章15-16节) 雅各是牧羊人,所以他将自己和上帝的关系,比拟为牧人与羊群。一只羊从出生,成长直到衰老,日夜都受到牧人的细心看顾。白日,牧人引导羊群;夜晚,牧人保护它们。大卫也是个牧人,也有一样的领受,但他更强调与上帝永恒的关系,他说:“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诗篇23篇6节) 换老师确实是人生的一部分,但知道我们可以拥有一份永远不变的关系,这是何等美好!耶稣这位大牧人已经应许我们,祂

灵命日粮:圣人街

/
我和太太卡洛琳在伦敦市区散步时,经过一条名为圣人街的街道。有人说过去曾有一位圣洁,敬虔的人住在这里,于是他所居住的这一条街,就被称为“圣人的街”。这使我想起一段旧约圣经的记载。 有一次,扫罗的父亲派他和仆人去寻找走失的驴,找了好多天都遍寻不着。 当扫罗打算放弃寻找,准备返家时,他的仆人指着先知撒母耳所住的村庄拉玛说:“这城里有一位神人,是众人所尊重的,凡他所说的全都应验。我们不如往他那里去,或者他能将我们当走的路指示我们。”(撒母耳记上9章6节) 撒母耳从年幼到年老,一生都与上帝同行,他和上帝之间有非常亲密的关系,他所说的话都包含真理。众人都知道撒母耳是上帝所设立的先知,所以扫罗和他的仆人就“往神人所住的城里去了”(10节)。 哦,我真期盼你我的生命也能反映出耶稣基督的样式,能在邻里留下美好印象,让我们的敬虔足以使人缅怀! —罗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