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永不改变

/
有位朋友最近经历了许多困难,她写了这段话:“当我回首过去四个学期的学生生活,好多事情都改变了……好可怕,真的好可怕。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 的确,两年内可以发生很多事,例如:转换工作,交到新朋友,生病或死亡。不管好事或坏事,改变我们一生的事随时都可能发生,根本无法预料!然而,令人感到安慰的,就是知道我们慈爱的天父永不改变。 诗人曾说:“惟有祢永不改变,祢的年数没有穷尽”(诗篇102篇27节)。其中的真理意义深远,说明了上帝永远慈爱,公义且满有智慧。圣经教师宾克(Arthur W. Pink)曾对此有精辟的论述:“上帝在创世以前所拥有的属性,现在也完全一样,未来也永远不会改变。” 在新约圣经中,雅各写道:“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祂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雅各书1章17节) 。在这多变的世界中,我们永远都可以坚信,这位美善的上帝永不改

灵命日粮:科西的勇气

/
在西非多哥的莫诺河边,科西正预备接受洗礼。他弯腰拾起一尊磨损的木雕,这是他的家族世代膜拜的雕像。现在科西的家人看着他将这奇形怪状的雕像丢进为这场合所准备的火堆中,从此,他们再也不必用鸡只来祭拜这神像了。 在西方文化中,多数的基督徒认为“偶像”只是象征取代上帝的人事物。然而在西非,“偶像”就是代表神明的雕像,人们要献祭来取悦它。所以对于西非的初信者来说,接受洗礼和焚烧偶像,是对独一真神表达忠心的勇敢表现。 当约西亚八岁登基做王时,犹大国充斥着偶像崇拜,沉迷情色的文化。他的父亲和祖父,更是犹大历史黑暗时代中最糟糕的君主。后来大祭司发现了律法书,这位少年君王听见上帝的话,就将这些话放在心上(列王纪下22章8-13节)。约西亚毁坏了异教的祭坛,焚烧所有献给异教女神亚舍拉的物品,停止庙妓制度(23章),而且还遵守逾越节,取代这些仪式(23章21-23节)。 每当我们有意或无意地撇开上帝,寻求其他的解

灵命日粮:夜更思想

/
陶道森(Dawson Trotman)是20世纪中期活跃的基督徒领袖,也是导航会的创始人,他很强调圣经在基督徒生命中的重要性。陶道森在每晚临睡前,总是会思想已能默背的经节或一段经文,然后祈求主让他的生命能做出相关的回应。陶道森将这个习惯称为“以祂的话语作为结束”,他希望每一天结束的时候,他都是在思考上帝的话语。 诗人大卫曾经写道:“我在床上记念祢。在夜更的时候思想祢;……因为祢曾帮助我,我就在祢翅膀的荫下欢呼”(诗篇63篇5-7节)。无论处在顺境或逆境,我们若能在每晚临睡前思想上帝的话语,心灵就能因上帝所赐的安慰而得平静,这也能帮助我们在隔天早上仍保有正确的心态。 我的一位朋友和他太太在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会跟他们的四个孩子一起朗读经文和灵修书籍。他们乐于让孩子们发问与表达想法,也会和孩子们讨论要如何在家里和学校跟随耶稣。朋友说这是他们家“以祂的话语作为结束”的方式。 以上帝的话语来结束一

灵命日粮:怜悯的心

/
我们夫妻俩和一群朋友共七个人,在人山人海的游乐园里观赏音乐表演。因为想要坐在一起,我们就试着挤在一排。但有位女士却硬要插入我们当中,我太太告诉她我们七个人想要坐在一起。但那位女士只是随口说:“是喔!”接着,就和她另外两个朋友坐了下来。 于是,我们夫妻和另一位朋友只好坐到后面一排。不久,我太太察觉到那位女士身旁,有一位需要特殊照顾的成年人。他们一定得要坐在一起,她才能照顾她的朋友。忽然间,我们心中的怒气消失了,我太太说:“在人这么多的地方,要照顾她的朋友一定很不容易。”虽然这位女士有些失礼,但我们仍能以怜悯来应对,而不用跟她生气。 无论在哪里,我们都会遇到需要怜悯的人。或许保罗的这些话可以提醒我们以不同的眼光看待周遭的人,他们都是需要恩典扶持的人,保罗说:“所以,你们既是上帝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原文作“穿”)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歌罗西书3章12节)。此外,保罗也提醒

灵命日粮:祷告的幕后

/
我女儿传简讯给她的朋友,希望对方能尽快回答她的问题。手机显示对方已读了讯息,所以她焦虑地等待回复。只不过是一会儿,她就开始烦躁不安,不停地抱怨朋友为何不回应。焦躁很快化为忧虑,她担心对方没回应,表示她们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最后,她终于收到回复,她松了一口气,确定她们的关系还是很好。其实,她朋友只是需要一点时间厘清一些细节,以便回复她的问题。 旧约先知但以理也曾焦虑地等待上帝的回应。在但以理看见大争战那惊人的异象之后,他就禁食并谦卑地祷告寻求上帝(10章3,12节)。然而,在那禁食祷告的三个星期,他没有得到任何回应(2,13节)。最后,有位天使告诉但以理,从他第一天开始祈求时,他的祷告就已蒙垂听。在他祷告期间,天使正为他的祷告而争战。虽然但以理并不知道,但从他开始祷告,直到天使降临的21天当中,每一天上帝都在动工。 我们深知上帝会垂听祷告,因此当上帝没有照你我所想的立即回应时,我们就会开始感

灵命日粮:应允与拒绝

/
在母亲治疗白血病期间,感谢上帝让我能贴身照顾她。后来,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却远超过疗效,于是母亲决定停止治疗,她说:“我不想再受折磨了,我想跟家人一起享受生命最后的时光,上帝知道我已预备好要回天家了。” 当时我恳求慈爱的天父,这位全能的大医生医治母亲,并相信祂必能施行神迹。但祂若应允了母亲的祈求,就势必要拒绝我的祷告。最后,我哭着降伏在主的面前,说:“主啊,愿祢的旨意成全。” 不久之后,上帝接母亲进入永恒的国度,她永远不再痛苦了。 生活在这个堕落的世界,我们在耶稣再来之前都会遭受苦难(罗马书8章22-25节)。我们的罪性,有限的目光,以及害怕面对痛苦的心态,都会妨碍我们的祷告。但感谢主,“圣灵照着上帝的旨意替圣徒祈求”(27节)。虽然上帝应允某些人的祷告,也许意味着祂必须拒绝另一个人的祈求,但圣灵提醒我们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28节)。 当我们愿意接受自己在上帝伟大旨意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