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可以休息

/
我和朋友淑琪坐在海滩的巨石上,观看波浪翻起层层的白色浪花。看着海浪不断涌来,一波波地拍打在岩石上,淑琪大声地说﹕“我喜欢大海,因它不停地翻腾涌动,所以我就不用动,可以休息了!” 我们有些人也像淑琪一样,常常无法从工作中停下来,觉得好像要得到许可才能休息,这是不是很耐人寻味?其实,美善的上帝早已许可我们可以休息!上帝用六天创造天地,光,陆地,植物,动物和人类,到第七天就歇息了(创世记1章31节-2章3节)。在十诫中,上帝列出可以荣耀祂的生活法则(出埃及记20章3-17节),其中包括安息日要休息的诫命(8-11节)。在新约中,我们看到耶稣治好城里许多患病的人(马可福音1章29-34节),然后在第二天清晨,祂就退到旷野地方去祷告(35节)。我们的上帝不仅工作,而且也适时地休息。 上帝要我们辛勤工作,但也要我们适时地休息,这是祂为这个世界所设定的生活节奏。正如农夫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收获,然后

灵命日粮:日日更新

/
几千年来,中医一直采用珍珠粉去除角质,就是用磨成粉状的珍珠去掉皮肤表层的死皮。在罗马尼亚有一种泥巴成为广受欢迎的去角质剂,据说它可以使皮肤恢复年轻和光泽。在世界各地,人们使用各式各样的方法来护理肌肤,他们相信即使是最黯淡无光的皮肤亦能焕然一新。 然而,我们为了保养皮肤而采用的种种方法,只能带给我们短暂的满足感。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内在的生命保持健康强壮。作为基督徒,我们可以藉着耶稣,使内在的生命得到更新。使徒保罗写道﹕“我们⋯⋯身体虽然日渐衰残,内在的生命却日日更新”(哥林多后书4章16节,当代译本修订版)。当我们内心充满恐惧,焦虑和伤痛时,每天所面对的种种挑战就会让我们心情沉重。反之,当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18节),即不再只看今生的苦难,而是专注未来的荣耀,那么内在的生命便能得到更新。我们可以将每天的忧虑交托给上帝,并祈求上帝让我们的生命重新展现圣灵所结的果子,包括

灵命日粮:追求满足

/
一位心理医生在他的咨询专栏中,回应一个名叫茹兰的读者。茹兰哀叹自己雄心勃勃地追求所向往的一切,最后却得不到满足,而这位心理医生很直白地说:“人类受造并不是为了获得快乐,而只是为了求生存与繁衍后代。”接着,他又说:“人类天生想要追求满足,但这就像是妄想捕捉诱人且难以捉摸的彩蝶,往往只会让我们白忙一场,求而不得。” 我心想,当茹兰读到这种虚无且悲观的回应时,不知有何感想?但她若读了诗篇131篇,感受必截然不同。在这首诗篇,大卫引导我们细思如何得到满足。大卫一开始就展现谦卑的态度,放下一国之君的雄心壮志,对人生中许多重大难懂的事件,他也全搁在一旁(1节)。接着他以平稳安静的心来到上帝面前(2节),将未来交托在上帝手中(3节)。这带来了美好的结果,大卫说:“我安适满足,像断奶的婴儿倚偎在母亲怀里。”(2节,现代中文译本修订版) 在我们这败坏的世界里,追求满足有时就像水中捞月。使徒保罗在腓立比书4章

灵命日粮:兄弟扫罗

/
“主啊,祢让我去哪里都好,就是不要去那里。”这是我在十几岁时的一个祷告。当时我成为交换学生,即将展开为期一年的海外生活。我虽然不知道会被安排去哪里,但我知道自己不想去什么地方。因为我不会说那个国家的语言,对当地风俗与人民也充满偏见,所以我求上帝别让我去那里。 但上帝以祂无限的智慧还是让我去了那个国家。为此我十分感恩!如今四十年过去了,我还有一些好朋友在那个国家,其中包括史提芬。我结婚时,他做我的伴郎;他结婚时,我也搭飞机去当他的伴郎。如今,我们正计划找时间再聚一聚。 当上帝使人回心转意时,美好的事就会发生!亚拿尼亚说的“兄弟扫罗”(使徒行传9章17节),正是这种转变的最佳写照。 扫罗相信耶稣后,亚拿尼亚随即被上帝差遣去为扫罗祷告,让他重见光明(10-12节)。一开始亚拿尼亚因扫罗之前的恶名而不愿前往,且对上帝说:“我听见许多人说,这人怎样在耶路撒冷多多苦害祢的圣徒。”(13节) 但亚拿尼亚

灵命日粮:拔除罪根

/
当我注意到门廊边的花园水管旁有株发芽的小草时,我并没有理会这看来无害的小东西。不过是株杂草嘛,怎么可能会破坏草坪呢?但数周之后,这恼人的杂草却长成小灌木丛的大小,并开始占据我们的庭院。它们不仅覆盖了部分的走道,而且也在其他地方开始长出来。在我明白这杂草确实深具破坏性之后,我让丈夫帮忙将这些野草连根拔除,并喷洒除草剂,保护我们的庭院。 当我们忽略或否认罪的存在时,罪就会像不受欢迎的蔓生杂草,入侵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命陷入黑暗。我们的上帝全然无瑕,在祂里面没有任何一点黑暗。身为祂的儿女,我们有能力和责任去抵挡罪恶,所以我们能“在光明中行,如同上帝在光明中”(约翰一书1章7节)。我们透过认罪悔改,罪得赦免并得享自由,再也不受罪恶辖制(8-10节),这是因为我们有一位伟大的中保耶稣(2章1节)。祂甘心为你我的罪付上最终代价,在十架上流下祂的宝血,“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2节)。

灵命日粮:我们不孤单

/
在美国作家弗雷德里克·布朗(Fredric Brown)的短篇悬疑小说《敲门》中,他写道:“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忽然响起了敲门声。”咦!是谁在敲门,他们想要什么?是什么神秘的生物来找他?看来这人并不是孤身一人,你我也不是! 老底嘉教会响起了敲门声(启示录3章20节),是什么超自然的神秘人物来找他们?那是耶稣基督,“是首先⋯⋯末后的,又是那存活的”(1章17-18节)。祂的眼睛闪耀如同火焰,祂的“面貌如同烈日放光”(16节)。当祂最亲密的朋友约翰看见祂的荣光,“就仆倒在祂脚前,像死了一样”(17节)。信靠基督始于对上帝的敬畏。 我们并不孤单,这是件令人欣慰的事。耶稣“是上帝荣耀所发的光辉,是上帝本体的真像,常用祂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希伯来书1章3节)。基督以祂的能力爱我们,而不是将我们置于死地。祂发出邀请:“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