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安全获救

/
一个小女孩穿着及膝的橡胶长靴,在她父亲关切的注视下,蹚过一条浅水的小溪。当她涉水顺流而下时,水越来越深,甚至漫过她的胶靴,以致无法举步前行,她大声喊道﹕“爸爸,我被卡住了!”她父亲三步并成两步来到她身边,解救她脱离困境,把她拉到河边的草地上。小女孩一边脱下靴子把水倒出来,一边开怀大笑! 诗人大卫在上帝把他从仇敌手中救出来之后,应该也曾花时间坐下来,脱下靴子,让那如释重负的感觉充满他的心灵。大卫写了一首诗歌表达了他的感受:“我要求告当赞美的耶和华,这样,我必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撒母耳记下22章4节)。大卫赞美上帝是他的磐石,山寨,盾牌和高台(2-3节),且以富有诗意的词语描述上帝的回应﹕大地震动;上帝从天而降;祂面前的光辉使火炭都烧起来;发出雷声;将大卫从大水中拉上来(8,10,13-15,17节)。 或许你正感到周遭有反对的声浪,或许你正深陷罪中而在信仰道路上停滞不前。回想过去上帝曾

灵命日粮:半截入土

/
在我们每周一次的事工团队视讯会议上,华伦感慨地表示自己已经是“半截入土”的人了,我觉得他是指自己面对了身体衰老和健康状况不佳的问题。华伦和他的妻子两人都已将近70岁,在2020年里,他们看了多次医生,动了好几次手术,还必须重新改造居家环境以便于家庭护理。他们已经走出了人生的鼎盛时期,在各方面都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实我们不必进入老年,就能感受到自己在身体,智力,情感和信心上的不足,缺乏和软弱。但令人欣慰的是,上帝藉着祂的儿子耶稣进入这堕落的世界,怜恤我们这些经历人生疾苦和有限的人类(诗篇103篇13节)。而且,大卫写道:“因为祂知道我们的本体,思念我们不过是尘土”(14节)。尘土让我们联想到创世记2章7节:“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 最近你是否有类似“半截入土”的感觉呢?那你已经体会到了尘世生活的现实。然而,请别忘了,在我们感到自己最脆弱的时

灵命日粮:什么最重要?

/
朋友告诉我说,她有一位基督徒同事尖锐地问她属于哪个政党。她同事这样问的目的,似乎是想要知道在造成社区分裂的议题上,彼此是否有一致的看法。为了找到彼此的共同点,当时朋友简单地回答说:“既然我们都是基督徒,我宁愿专注于我们在基督里的合一。” 在使徒保罗的时代,人们也有分歧,但却是针对不同的问题,例如哪些食物可以吃以及哪些日子应被视为圣日,这些问题在罗马的基督徒当中引起争论。尽管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立场“意见坚定”,但保罗提醒他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为耶稣而活(罗马书14章5-9节)。保罗劝勉他们不要彼此论断,反而“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19节)。 在这个时代,许多国家,教会和社区会因大大小小的问题而分裂,但我们可以彼此提醒在主里合一的真理: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让我们一同在主里得到永远的生命。保罗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因个人立场而“毁坏上帝的工程”(20节),这一点从两千多年前直

灵命日粮:爱护与感恩

/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近年来,约有200个国家超过10亿人参与相关的教育和服务活动。每年的世界地球日都提醒我们,要爱护我们这个奇妙的星球。其实,爱护地球的使命比这一年一度的活动更源远悠长,甚至可以追溯到创造之初。 在创世记中,我们看到上帝创造了整个宇宙,并创造地球作为人类居住的地方。上帝不仅造了山峰和平原,还造了美丽的伊甸园,为所造的人类提供食物,住所和美景(创世记2章8-9节)。 人类是上帝最重要的创造物,上帝在赐给他们生命气息之后,就将他们安置在伊甸园中(8,22节),且让人类负责“修理看守”(15节)。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照顾上帝的受造物变得更加困难(3章17-19节),但至今上帝仍亲自看顾这个星球及其中的受造物(诗篇65篇9-13节),而且祂也要我们同样如此行(箴言12章10节)。 无论我们是住在拥挤的城市还是农村地区,我们都有办法照顾

灵命日粮:真的复活了

/
在复活节过后的那一周,我五岁的儿子伟德已经听了不少关于复活的事,但他的问题也不少──通常都是不好应付的。那天我正在开车,他坐在后座的安全座椅上,望着窗外似乎陷入沉思。“爸爸!”他喊了一声,然后顿了顿,准备给我出难题了,“当耶稣让我们复活的时候,我们是真的复活了,还是我们以为自己复活了?” 我们很多人也都会思索同样的问题,但却不一定有勇气说出口。上帝真的会医治我们吗?祂真的会让我们从死里复活吗?祂真的会持守祂所有的应许吗? 使徒约翰描述我们的未来肯定是个“新天新地”(启示录21章1节)。在那座圣城中,“上帝要亲自与[我们]同在,作[我们]的上帝”(3节)。因为基督已经得胜,我们将会得到上帝所应许的未来,不再有眼泪,也不再有罪恶抵挡上帝与祂的子民。在这美好的未来,“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4节)。 换句话说,在上帝应许的未来里,我们是真的复活了。我们将拥有

灵命日粮:爱值得冒险

/
有位十几年的朋友不加解释就和我断绝来往,自此之后,我又开始像以前那样与人保持距离。在疗伤期间,我抽出书架上一本破旧不堪的书,鲁益师所写的《四种爱》。鲁益师提出了一个强有力的观点:爱就是要预备受伤害。他认为,爱的付出是需要冒风险的,绝不是稳赚不赔的投资;当你选择去爱,就可能会内心烦恼纠结,甚至还会带来悲伤心碎。读着鲁益师的这些话,让我对耶稣复活后第三次向门徒显现的这段描述(约翰福音21章1-14节),有了新的体认。这时的彼得不只一次背叛耶稣,而是三次(18章15-27节)。 耶稣问道:“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21章15节)在经历遭人背叛与拒绝的伤痛之后,耶稣对彼得说话时,却带着勇气而非恐惧,充满能力而非软弱,无私而非失望。祂表明自己仍然爱彼得,从而展现怜悯而非怒气。 17节说:“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吗’,就忧愁。”其实当耶稣要彼得藉着爱人并跟从祂(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