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面对黑暗

/
在1960年代中期,有两个人参与了一项关于黑暗对人类心理影响的研究。他们进入不同的洞穴,由研究人员追踪他们的饮食和睡眠习惯。其中一人在完全的黑暗中待了88天,另一人则待了126天。这两个人起初猜测自己能在黑暗中待多久,结果他们的推测竟与事实有好几个月的差别。其中一人以为自己只是打了个盹,其实自己竟睡了30个小时。显然地,黑暗使人迷惘。 以赛亚书8章记载,上帝的子民身处即将被掳的黑暗中,他们等候,不确定会发生什么事。先知以赛亚以黑暗来比喻他们的迷惘,并以黑暗来讲述上帝将施行的审判(8章22节)。在更早的时候,埃及人曾遭黑暗之灾(出埃及记10章21-29节),但这个时候,以色列百姓自己也陷入黑暗之中。 但光将会来到,以赛亚书9章2节说:“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压迫会终止,迷惘会结束。有一婴孩要来改变一切,带来新的开始,赐下宽恕与自由(6节)。 耶稣的确来

灵命日粮:爱的追寻

/
英国诗人法兰西斯 · 汤普森(Francis Thompson)的名诗《天国的追逐者》(The Hound of Heaven)开头写着:“我躲避祂,历经白昼与黑夜。”汤普森藉着这首诗描述,虽然他努力地躲藏,甚至逃离上帝,但耶稣对他的追寻从不停息。最后,他写道:“我就是祢寻寻觅觅的人。” 上帝爱的追寻是约拿书的主轴。先知约拿受上帝差遣,向尼尼微人(以色列残暴的仇敌)宣告他们必须回转归向上帝。然而,“约拿却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约拿书1章3节)。他付了船费,登船要往尼尼微的相反方向去,但这艘船不久之后就被狂风大浪猛烈侵袭。为了解救船上的人,约拿被抛入海中,随即被一条大鱼吞吃入腹(1章15-17节)。 约拿在鱼腹中向上帝祷告,如诗般优美的祷词叙述说,即使他用尽全力要逃离上帝,但上帝仍不停地追寻他。当约拿身陷绝境极需救援时,他在祷告中向上帝呼求,转向上帝的爱(2章2,8节)。上帝不只应允约

灵命日粮:罪与饶恕

/
人类学家唐纳德 ‧ 布朗(Donald Brown)在他的著作《普世人性》(Human Universals)中,罗列了400多种人类共通的行为,包括玩游戏,讲笑话,跳舞,使用谚语,防范蛇类和用绳子系物等等。同样地,他相信所有的文化都有是非对错的观念,诸如褒奖慷慨,看重承诺,并认为卑鄙的行为和谋杀都是错的。显然地,不论我们来自什么文化或背景,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 多个世纪以前,使徒保罗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上帝向犹太人颁布十诫,以律法明定是非对错,而保罗指出,由于外邦人可以透过顺从良知做对的事,上帝的律法显然也刻在他们心里(罗马书2章14-15节)。但这却不代表人们就会做正确的事。外邦人违背良知(1章32节),犹太人违反律法(2章17-24节),两者皆有罪。然而藉着相信并接受耶稣,我们所有因犯罪当付的死亡代价都会被上帝除去(3章23-26节,6章23节)。 上帝创造人,使人具有明辨是非的良知

灵命日粮:闪亮的星星

/
我对童年时期所住的房子和小时候的回忆至今仍历历在目。我记得曾和父亲一起看星星,我们轮流用他的望远镜,眯起眼睛,努力对焦在那些闪烁的小光点上。这些由热和火发出的微小光点,在一片漆黑的夜空中,更显耀眼。 你觉得自己是颗闪耀的星星吗?我指的不是达成什么傲人的成就,而是如同明光照耀这败坏邪恶的黑暗世界。使徒保罗告诉腓立比教会的信徒们,要“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且不要发怨言,起争论(腓立比书2章14-16节),上帝就会光照他们,也会藉着他们照亮世界。 我们与其他信徒的合一,以及我们对上帝的忠心,可以使我们与这个世界有所分别。问题是这些并非自然而成,我们必须持续奋力战胜诱惑,才能与上帝保持亲密的关系;我们得对抗自私的本性,才能与主内的弟兄姐妹和谐共处。 但我们不需气馁。圣灵住在每个信徒的心里,祂能加添力量,使我们具备节制,仁爱与信实的特质(加拉太书5章22-23节)。正如我们蒙召要活出的生命,是超越我

灵命日粮:把我接去

/
我家的老狗坐在我身旁,双眼盯着前方发呆。它在想什么?可以确定的是,它不会想到死亡,因为它的理解非常有限,无法思考未来的事物。但人却不一样,不论年龄大小,健康与否或财富多寡,我们不时地都会思考死亡。诗篇49篇20节说,这是因为我们和动物不同,我们能做深入的思考而有所“醒悟”。我们知道自己终有一死,而且无法做任何事去改变这个事实。没有人能“救赎自己的生命,也无法向上帝付生命的赎价”(7节,当代译本修订版)。无人能凭着钱财买赎自己的生命,而免于死亡。 但有一个方法能使我们脱离死亡的终局。诗人强调说:“上帝必救赎我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因祂必收纳我”(15节,或为“祂必把我接去”,新译本)。美国诗人罗伯 · 佛洛斯特(Robert Frost)说:“无论何时,家永远是向你敞开大门,接受你的地方。”上帝让祂的爱子“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提摩太前书2章6节),买赎我们脱离死亡。因此,耶稣应许,当我们离

灵命日粮:丰沛泉水

/
在澳洲的一份报告概述了极端干旱,炎热和森林大火所造成的严重灾害。这份报告指出在那极为严峻的一年,只有微量的降雨,使干枯的灌木丛燃起燎原大火。猛烈的火势烧光了乡村地区,养殖的鱼群和作物全都毁于一旦。这全是因为缺少了一样人们视为理所当然,却又是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那就是水。 以色列人也曾因为缺少水源而面临困境。百姓扎营在尘土飞扬,寸草不生的沙漠时,竟然没有水喝(出埃及记17章1节)。众人都惶惶不安,口干舌燥,脚边的沙子因炎热而嘶嘶作响,孩子们也为干渴所苦。众民惊恐地“与摩西争闹”要水喝(2节)。但摩西能做什么呢?他只能求告上帝。 上帝给摩西一个奇特的指示:“你手里拿着⋯⋯杖⋯⋯,你要击打磐石,从磐石里必有水流出来,使百姓可以喝”(5-6节)。所以摩西击打了磐石,从中冒出汩汩的泉水,足够众百姓和牲畜饮用。那一天,以色列人明白上帝深爱他们,因为他们的上帝赐给他们丰沛的泉水。 若你正经历生命中的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