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勇敢战胜

/
安德居住在一个禁止福音的国家。当我问他如何隐藏自己的信仰时,他说他从未隐藏,而且还经常戴着宣传自己教会的徽章。每当他被捕时,他都会告诉警察,他们也需要耶稣。安德有这样的勇气,是因为他知道上帝与他同在。 当以色列国王派遣一位五十夫长带着五十人,去逮捕先知以利亚时(列王纪下1章9节),以利亚也没有畏缩。他清楚知道上帝与他同在,于是他求上帝从天降火来消灭那些人。国王第二次派遣士兵,以利亚又求火烧灭他们(12节)。于是,国王又再派遣五十人。但这群人已听说前两批士兵的遭遇,带领他们的五十夫长便哀求以利亚,不要伤害士兵们的性命。即使以利亚会怕士兵,但这群士兵绝对更加惧怕以利亚,所以主的使者告诉以利亚,只管放心与他们同去见王(13-15节)。 耶稣并不希望我们祈求从天降火烧灭敌人。当门徒询问是否可以祷告,让大火临到撒马利亚村庄时,耶稣斥责他们(路加福音9章51-55节)。我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空,但耶稣

灵命日粮:喘不过气

/
我家附近有间贩卖居家材料的百货商店,其中一个部门有个很大的绿色按钮。如果你进去没有店员来为你服务,可以按下按钮启动计时器。若在一分钟内没有店员过来,你就能得到该店的购物优待折扣。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会乐于成为他们的顾客,享受这种快速的服务。但反过来说,如果是我们需要提供这种服务,那往往会给我们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今天,我们有许多人都觉得工作总是匆匆忙忙,工作时间长,还要每天多次查看和回复电邮,加上紧迫的最后期限,更是让人喘不过气来。事实上,这家百货商店实施的这种服务策略,已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层面,营造出一种匆忙的文化氛围。 当上帝要以色列人遵守安息日时,祂补充了一个重要的原因:“你也要记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仆”(申命记5章15节)。在埃及,法老限时以色列民缴交大量的砖头,以致他们被迫不停地工作(出埃及记5章6-9节)。当他们自由之后,上帝要他们让自己和仆婢每周都休息一天(申命记5章14节

灵命日粮:珍贵的信仰

/
有位朋友说:“我喜欢缝纫!”她自小就在祖母的身边长大,疼爱她的祖母经常为她缝制衣裳。她回忆说,每当听到缝纫机发出嘎吱的响声时,她就会兴奋地猜想祖母正为她制作什么新衣。 现在,这位朋友已经长大结婚了,她不但自己会缝纫,而且打算要将这门手艺传给她的女儿。尽管孩子只有五岁,她还是带着孩子去逛布料行,希望能激发女儿的兴趣。 传承手艺,生意或信仰给下一代,是在一些文化中很普遍的事。人们会把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东西,再传给自己的孩子。保罗在写给提摩太的信中,就特别提到提摩太的外祖母罗以,以及他母亲友妮基真实无伪的信仰。她们很可能在提摩太年幼时,就教导他圣经的真理,使他后来决志接受耶稣成为个人生命的救主(提摩太后书3章15节)。 那么,我们该如何把信仰传承给下一代呢?藉着上帝爱的激励,加上圣灵所赐的能力(1章7节),我们能以基督徒应有的言行举止,与人分享耶稣的福音(2章2节)。除了传授精湛的技艺之外,我

灵命日粮:终获自由

/
英国记者约翰 · 麦卡锡(John McCarthy)曾在残酷的黎巴嫩内战中被掳为人质达5年之久。他在获得自由的20年后,才有机会与那位使他获救的谈判专家会面。当他终于见到联合国特使皮科(Giandomenico Picco)时,他只是说:“谢谢你让我重获自由!”一句简单的话,却道尽千言万语。因皮科曾冒着生命危险,在危机四伏的谈判中,为麦卡锡和其他人质争取重获自由的机会。 作为基督徒,我们可以理解这种难能可贵的自由。耶稣在十字架上牺牲生命,好让你我及所有人都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如今,身为上帝的儿女,我们能明白使徒保罗大胆的宣告:“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加拉太书5章1节)。 约翰福音也提到在基督里的自由:“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约翰福音8章36节) 但这是怎样的自由呢?在耶稣里,我们能经历自由且脱离了罪和罪的辖制,并能脱离罪咎,羞耻,忧虑,撒但的谎言,各种迷信

灵命日粮:内在的问题

/
几年前,有只啄木鸟开始啄我家屋外的墙板。我们原以为这不过是房子外面的一桩小事。直到某天,我和儿子爬上阁楼,却惊见一只鸟儿朝我们迎面飞来,这才发现问题比我们想像的更严重:它已经从外面进到里面了。 当耶稣抵达耶路撒冷时,众人希望祂能为大家解决外在的问题,救他们脱离罗马人的欺压。他们疯狂地喊道:“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马太福音21章9节)这是他们引颈期盼的时刻,上帝预备的君王来了。如果上帝选召的救世主预备革新,那祂不是应该从人们正面对的外在问题着手吗?但福音书大多记载耶稣光荣进城后,就将那些剥削穷人的货币兑换商,以及所有做买卖的人赶出圣殿(12-13节)。祂是在做洁净的工作,顺序是从祂的家里面开始,由内而外。 当我们欢迎耶稣为君王时,也是如此。祂来是要做更新归正的工作,而且是先从我们开始。祂要我们先对付内心的罪恶。骑在驴背上的耶稣以君王的姿态出现

灵命日粮:涟漪效应

/
加纳北部有间又小又不起眼的圣经学院,学生寥寥无几,但美国宣教士鲍伯 · 海斯(Bob Hayes)却用一生的时间,在这由铁皮屋顶和空心砖搭建的建筑物里,致力栽培学生。尽管学生偶尔会退缩不愿,但鲍伯仍赋予他们领袖的角色,鼓励他们讲道及教导圣经。鲍伯几年前去世了,但加纳各地却涌现了几十间蓬勃发展的教会,学校,以及另外两所圣经学院,而这些都是由那间不起眼的学院毕业生所建立的。 在亚达薛西王统治期间(公元前465-424年),文士以斯拉招聚一群被掳的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但他发现其中并无利未人(以斯拉记8章15节)。因他需要利未人担任祭司,所以嘱咐首领们为“上帝的殿带使用的人来”(17节),他们就照着去做(18-20节),而以斯拉则带领众人禁食祷告(21节)。 以斯拉这名字的意思是“帮助者”,是优秀的领导者需具备的特性。在以斯拉虔诚祷告的指引下,他和他的跟随者带领耶路撒冷的众人经历了属灵的觉醒(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