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莫名的恐惧
/
0 评论
记得当我父母在三个月内相继过世的时候,我很害怕他们会忘记我。我知道这完全不合逻辑,因为他们已经不在人世了,可是我依旧很茫然,不知何去何从。那时,我年轻而且单身,不知自己该如何在没有父母的引导下找到生活的方向。我感到极度孤独和寂寞,因此我寻求上帝。 一天早上,我向上帝述说自己莫名的恐惧和这种恐惧所带来的悲伤(即使祂早就知道了)。我当天灵修时读到的经文是以赛亚书49章,15节说:“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上帝透过以赛亚向祂的百姓保证,上帝没有忘记他们。后来又应许要藉着差派祂的爱子耶稣,重建他们与祂的关系。看到这段经文,我觉得这是上帝给我的安慰。很少父母会忘了自己的孩子,但可能性还是存在,然而上帝呢?上帝绝不可能忘记我们,正如祂说:“我将你铭刻在我掌上。”(16节)
上帝给我的答案可能让我更为害怕,但想到祂没忘记我,就使我心中充满所需要的平
灵命日粮:耳语廊
/
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高耸的穹顶,旅客可以爬259阶上到“耳语廊”。在那个环形走道上,即使你低声耳语,另一个人无论距离多远都能听见,甚至在相隔30公尺之远的另一端,也听得清清楚楚。工程师解释说,这个特殊的现象是由于穹顶半球状的造型,再加上耳语产生的低沉音波所造成的。
我们何等渴望确信上帝听到我们痛苦的低声细语!诗篇记载许多见证,表明上帝会垂听我们的呼求,祈祷和喃喃低语。大卫写道:“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向我的上帝呼求”(诗篇18篇6节)。大卫和其他诗人一次次地祈求上帝“听我的祷告”(4篇1节),声音(5篇3节),以及叹息(102篇20节)。但有时,我们的心默想,我们的灵仔细省察(77篇6节),所能表达的只是轻声地说:“听我。”(1节)
对于这些呼求是否会得着回应,大卫与许多诗人都明确指出,上帝必然垂听。在18篇6节,大卫说:“祂从殿中听了我的声音,我在祂面前的呼求入了祂的耳中。”由于那时还没有
灵命日粮:一同受苦
/
在2013年,七十岁的英国皇家海军老兵詹姆斯 · 麦康奈尔过世了。他没有家人,长久住在护理之家。工作人员担心无人会参加他的葬礼,负责人就透过社群媒体发布麦康奈尔告别礼拜的讯息:“在现今的时代,若有人离世却没有亲人哀悼,实在是很悲哀的事,而这个人其实是我们的家人⋯⋯。如果你可以到墓地⋯⋯向这位前战友致敬,请尽量到场参与。”结果,当天有两百位皇家海军的同袍坐满了所预备的长凳!
这些英国皇家海军展现了一个圣经真理:我们都是彼此相连。正如保罗说:“身子原不是一个肢体,乃是许多肢体”(哥林多前书12章14节)。我们不是孤立的,相反地,我们都紧连于耶稣。圣经让我们明白,信徒之间的关系就像身上的各个肢体:“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26节)。身为基督徒,我们都是天父大家庭的成员,可以相互陪伴,一同走过疼痛,哀伤,以及不敢独自前往的幽暗之处。感恩的是,我们不是单独前行。
或许遭受苦难的时候,
灵命日粮:仆人敬听
/
倘若没有关闭无线电收发设备,另一艘船的人将会知道铁达尼号正在下沉。肇事前,另一艘船的电报员希瑞尔 · 伊凡斯(Cyril Evans),曾尝试发讯息给铁达尼号上的电报员杰克 · 菲利浦(Jack Phillips),告诉他铁达尼号附近有一大片冰原。但菲利浦当时正忙于传送乘客的电报,便无礼地要求伊凡斯别再打扰他。伊凡斯只好无奈地关闭无线电,熄灯就寝。十分钟后,铁达尼号撞向一座冰山,但所发出的求救信号竟无人应答,因为没有人听见。 我们从撒母耳记上看到,当时以色列国陷入危机,因为祭司们腐败不堪,失去了属灵的眼睛和耳朵。那时,“耶和华的言语稀少,不常有默示”(撒母耳记上3章1节)。但上帝并不放弃祂的子民,祂开始向在祭司家中长大的小男孩撒母耳说话。“撒母耳”的意思是“上帝听见”,是纪念上帝应允了他母亲的祷告。不过,撒母耳需要学习如何聆听上帝的声音。
“请说,仆人敬听”(10节)确实是仆人聆听的态
灵命日粮:自我省察
/
最近,我看了父亲在二次大战期间寄给母亲的一叠信件。当时他身在北非,而母亲则在美国西维吉尼亚州。父亲是名美军少尉,他的职责包括检查士兵的信件,以防泄漏军事机密。因此,看到父亲在写给母亲的信封上,盖个“经白约翰少尉检视”的戳章,表示父亲审查了自己的信件,这令我感到相当滑稽。事实上,他真的把自己写的信件删了好几行! 对我们所有人而言,常常自我检讨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圣经也数次提及,花点时间认真自我省察至关重要,因为这样我们可以发现自己有哪些不正确,不能荣耀上帝的心思或行为。正如诗人祷告说:“上帝啊,求祢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诗篇139篇23-24节)。先知耶利米说:“我们当深深考察自己的行为,再归向耶和华”(耶利米哀歌3章40节)。保罗在谈及信徒领受圣餐的心态时,也说:“人应当自己省察。”(哥林多前书11章28节)
圣灵能帮助我们改变任何不讨上帝喜悦的态度或行为
灵命日粮:终极人浪
/
在世界各地的体育赛事及演唱会中,人们都喜欢制造“人浪”。这个动作首先由观众席上的几个人开始,他们站起来高举双手再坐下,旁边的人随即仿效,好让这连续的动作如波浪般在整个体育场中进行。当这个动作传了一遍回到起点时,那些最先起立发动人浪的观众都会露出笑容,并且发出欢呼声,然后再做一次! 在1981年,美国奥克兰运动家队与纽约洋基队的职业棒球赛中,首次记录了观众当中的“人浪”。我喜欢参与制造人浪,因为很有趣,而且在当中所体验到的快乐和团结,让我联想到福音,就是耶稣赐下救恩的好消息,使各地的信徒能在赞美及盼望中团结一致。其实,这股“终极人浪”在两千多年前已经在耶路撒冷展开。保罗在写给歌罗西教会的书信里如此形容:“这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也传到普天之下,并且结果,增长,如同在你们中间”(歌罗西书1章6节),而福音的果子就是我们那“存在天上的盼望”(5节)所产生的信心和爱心。
身为基督徒,我们是有史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