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长大了!
/
0 评论
我的孙子匆忙跑向云霄飞车游戏区的身高墙,看是否达到可以搭乘的标准。当他看到自己的头顶已超出标准线时,他开心地放声尖叫! 在我们的一生中,似乎有许多事都取决于我们是否“长大了”。例如:长大了就不再坐婴儿汽车坐椅,而是直接系上安全带;从后座移到前座,甚至考取驾照。长大了就有资格投票,也能结婚。像我的孙子一样,我们一生都期待长大。
在新约时代,孩子们固然受到关爱但却不被重视,他们必须等成年后,对家庭有所贡献,有资格参加会堂的聚会,才会被重视。但耶稣却打破这些观念。祂不仅接纳穷人,生病的人,甚至孩子们。马太,马可,路加三本福音书都记载,许多父母带着孩子去见耶稣,希望耶稣能为孩子们按手祷告,并为他们祝福(马太福音19章13节;马可福音10章16节)。
耶稣的门徒却责备这些父母,认为这些孩子带来干扰。但这却让耶稣“恼怒”(马可福音10章14节),祂张开双臂欢迎孩子们。耶稣看重孩子们在上帝国度里的价
灵命日粮:奔向真爱
/
丽娜虽然个子娇小,却毫不畏惧身高约1·8米且强势逼人的筱莉。筱莉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来到“危机怀孕关怀中心”,因她早已决定要拿掉腹中的胎儿。丽娜虽温柔地问她一些问题,但筱莉却东拉西扯,并说些粗暴的言语。当筱莉开门预备离开时,依旧坚持要去堕胎。 此时,丽娜迅速挡在筱莉和门之间,并问她:“在妳离开之前,我可以拥抱妳并为妳祷告吗?”从来没有人给筱莉一个关怀的拥抱,霎那间眼泪从筱莉的脸上流了下来。
丽娜充分地体现了上帝的心肠,上帝以“永远的爱”爱祂的子民以色列人(耶利米书31章3节)。那时,以色列民因不断违背上帝的命令而承受许多严重的后果,但上帝还是对他们说:“我以慈爱吸引你。……我要再建立你。”(3-4节)
筱莉过往的经历相当复杂,相信许多人都能理解。在她还未遇见真实的爱的那一天,她一直认为上帝和基督徒只会定她的罪。但丽娜向她展现一个不同的事实:因为这位上帝对我们的爱超乎人所能想像,所以祂不
灵命日粮:重燃希望
/
在美国费城,一片杂草丛生的空地经过清理并种满美丽的花草树木后,变得绿意盎然,生气蓬勃。这样的环境让附近的居民感到心灵舒畅,对那些经济有困难的人更是如此。 一位美国宾州大学医学院的教授表示:“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环境绿化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对居住在贫困地区的人们来说,绿色的环境更为重要。”这位教授是这项专题的研究人员之一。
先知以赛亚在异象中,看见上帝使土地恢复生机,万物复苏,使受压迫的以色列人和犹大人从这里看到了全新的盼望。即便以赛亚预言会有毁灭和审判,却不能摇动这美好的应许:“旷野和干旱之地必然欢喜,沙漠也必快乐,又像玫瑰开花。必开花繁盛,乐上加乐,而且欢呼。”(以赛亚书35章1-2节)
同样地,无论我们现在的景况如何,我们仍能欢喜快乐,因为天父会以各样美善的方式,包括透过祂亲手所造的万物来复兴我们,使我们得着全新的盼望。当我们灰心沮丧时,思想上帝的荣美和光辉能使我们振作
灵命日粮:大工程
/
一名年轻的保安人员发现有一扇门无法关紧,因为门边贴了一段胶带,于是他立即把胶带撕掉。过后,他再次检查这扇门,又发现有人在门边贴胶带。于是,他立即打电话报警,警察到场之后随即逮捕五个窃贼。 这名保安人员当时驻守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水门大楼,也是美国某政党总部的所在地。因着他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揭发了当时最大的政治丑闻。
尼希米也认真严谨地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就在快要完工时,邻近的仇敌竟要尼希米去附近的村庄与他们会面。这看似友好的邀请,背后其实是个阴险的陷阱(尼希米记6章1-2节)。尼西米的回应显示出坚定的信念:“我现在办理大工,不能下去!焉能停工,下去见你们呢?”(3节)
尽管尼希米拥有一些权柄,但人们并不将他视为英雄。他不是伟大的战士,也不是诗人或先知,更不是国王或智者。他原是个酒政,后来却去修筑城墙。但他相信自己在做对上帝至关重要的事情。盼望我们也能认真严谨地看待上帝托付我们的事,并倚
灵命日粮:为主而活
/
我开车载着妻子和三岁的孙子奥斯汀,正驶离自家车道时,妻子兴奋地对孙子说:“我们要去度假了!”小孙子认真地看着她,想了一下说:“我不是去度假,我是去宣教!” 我们不知道孙子是从哪里学会说要“去宣教”,但是他的回答,使我在前往机场的途中不禁开始思考:我度假的这几天虽是放假,但我是否仍谨记自己依然在“宣教”,每时刻都要与上帝同行,且为上帝而活?我是否还记得,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服事上帝吗?
使徒保罗鼓励住在首都罗马的众信徒,“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罗马书12章11节),就是劝勉他们,当在耶稣里认真且殷勤地生活。当我们全心仰望上帝,顺服祂的旨意,即使是最单调平凡的时刻,也会有全新的意义。
我们上了飞机坐定后,我就祷告说:“主啊,我属于祢。无论祢要我在这趟旅程中做些什么,求祢帮助我不要错失机会。”
每天与上帝同行,每天都是满有永恒意义的宣教!
—庞雅各
灵命日粮:上帝起的名
/
我们一家每年都会参加夏令营,营友常将小队长昵称为苹果姐姐,大力士或大胃王。这些绰号常源自于某次令人尴尬的事件,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有趣的习惯或嗜好。 绰号不只出现在夏令营,我们甚至可以在圣经中看到,例如耶稣称祂的门徒雅各和约翰为“雷子”(马可福音3章17节)。虽不常有圣经人物会给自己取绰号,但有个名叫拿俄米的妇女,却要求旁人称她“玛拉”(意思是“苦”,路得记1章20节),因为拿俄米的丈夫和两个儿子都客死异乡,她觉得上帝使她遭受苦难(21节)。
但拿俄米给自己贴的标签并未持续太久,因为这些沉痛的打击,并不是她人生的结局。在她感到悲伤的时候,上帝就赐福予她,给她一个充满爱心的媳妇路得,最后还让路得改嫁且生下一个儿子,让拿俄米有了后嗣。
我们难免会遭遇失败或困境,甚至以“鲁蛇”(失败者)或“剩男剩女”这类负面的绰号自嘲,但这绝不是我们人生的结局。上帝既称我们每个人为“蒙爱的”(罗马书9章2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