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团结就是力量

/
一天深夜,塞缪尔 · 贝卡加牧师(Samuel Baggaga)接到电话,请他立刻赶往一位教会会友的家。当他抵达时,整间房子已陷入火海。孩子们的父亲虽然自己被火烧伤,却仍返回屋里救他的一个孩子,最后终于从火场救出已经失去意识的女儿。那里位于乌干达乡间,医院远在十公里之外。当下没有任何交通工具,贝卡加牧师和这位父亲就抱着孩子往医院直奔。两人轮流抱着受伤的孩子,当其中一人跑累了,另一人就接手抱过孩子继续跑。他们同心协力,互相扶持,终于抵达了医院,父女俩都得到救治,最后也完全康复。 出埃及记17章8-13节里,上帝也策划了一场胜仗,其中包括了多人的合作努力。约书亚领军上战场作战,而摩西拿着上帝的杖举手祷告;摩西双手发酸时,亚伦和户珥就在摩西身旁扶着他的左右手,直到太阳西沉,以色列人打败敌人为止。 互相依赖,彼此帮助的力量不容小觑。慈爱的上帝会藉着人来帮助我们,也会藉由我们让别人得着益处。祂让

灵命日粮:从上往下看

/
在1970年代,彼得 · 威尔契(Peter Welch)还是个年轻小伙子时,使用金属探测器只是他的兴趣而已。但从1990年代起,他便领着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带着金属探测器四处探险。他们曾发现数千种文物,包括刀剑,古代的珠宝和钱币。他们使用“谷歌地球”这个有卫星影像资料库的软体,在英国的农地景观中分析各种格局和模式,从中看到好几世纪之前可能存在的道路,建筑物和其他的结构。彼得说:“从上往下的角度俯瞰,将会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 在先知以赛亚时代,上帝的子民也需要“从上往下看”。他们因身为上帝的子民感到自豪,但却不顺服祂,也不愿弃绝偶像。尽管他们如此悖逆,上帝仍会将他们从巴比伦的捆绑中拯救出来。为什么呢?因为上帝有不同的看法。上帝说:“我为自己的缘故……我必不将我的荣耀归给假神”(以赛亚书48章11节)。从至高上帝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生命都是为着祂的荣耀和旨意,而不是为我们自己。我们应该

灵命日粮:上帝的事

/
陈伟大部分的同事对基督信仰所知甚少,也不太在乎,但是他们都知道陈伟很在意。在接近复活节的某一天,有位同事偶然提到,他们听说复活节和逾越节有关,但不知道两者有何关联,于是他问陈伟说:“嘿!小陈!你懂这些上帝的事。可以解释一下什么是逾越节吗?” 于是,陈伟向他们解释,上帝如何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为奴之地。告诉他们上帝降下十灾,并在第十灾击杀了埃及人的长子。但那些在门框上涂抹献祭羔羊血的人家,灭命的天使就会“越过”。后来耶稣在逾越节被钉十字架,亲自成为献祭的羔羊,一劳永逸地代替所有人的罪流血牺牲。在那一瞬间,陈伟突然察觉到:嘿!我正在为主作见证! 使徒彼得也提醒当时的教会,因他们身处在不认识上帝的文化中,所以“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得前书3章15节)。 由于陈伟乐意让人知道他的信仰,便很自然地得着分享信仰的机会,并且能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灵命日粮:欢喜快乐

/
新的学年开始了,14岁的杰克每日下午搭校车回家,都会开心地跳下车,沿着他家的私人车道跳着热舞。他的母亲还拍下他放学后的热舞短片并和大家分享。杰克跳舞是因为他享受生活,希望自己的每个动作都能传递欢乐。有一天,社区里的两位清洁队员也忙里偷闲,和这个感动别人共舞的少年一起踏步,旋转和摇摆。这三个人所展现的,是真诚且动人的喜乐所带来的力量。 撰写诗篇149篇的诗人告诉我们,持久且完全的喜乐源自上帝。诗人鼓励上帝的百姓要一起“向耶和华唱新歌”(1节),邀请以色列人一同“因造他的主欢喜”,并且“因他们的王快乐”(2节)。诗人还呼吁我们一起以舞蹈和音乐敬拜祂(1-3节)。为什么呢?“因为耶和华喜爱祂的百姓,祂要用救恩当作谦卑人的妆饰”(4节)。 深爱我们的天父创造了我们,并维持整个宇宙的运行。祂喜爱我们,只因我们是祂心爱的儿女。祂精心创造了我们,了解我们,也欢迎我们每个人都和祂建立亲密的关系。这是何

灵命日粮:真谦卑,真伟大

/
随着美国独立战争因英国出人意表的投降而结束后,许多政客与军事将领试图让乔治 · 华盛顿将军成为新的君王。当时,世人都在观望,想知道当华盛顿掌握了绝对的权力时,是否仍能坚守他开放,自由的理念。但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如果华盛顿能抵挡权力的诱惑,返回维吉尼亚州的农庄,华盛顿才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这位国王知道,拒绝权力的诱惑所体现的伟大,才是真正的崇高与恢宏的象征。 保罗也了解这个真理,并且鼓励我们追随基督谦卑的样式。即使耶稣“本有上帝的形象”,但祂“却不坚持自己与上帝平等的地位”(腓立比书2章6节,新译本),反倒放弃自己的权力,变成“奴仆”,并且“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7-8节)。耶稣拥有全部的权力,却为着爱的缘故放下一切。 不过,上帝却以最极至的翻转,从处死罪犯的十字架上提升了耶稣基督,“将祂升为至高”(9节)。耶稣本可命令我们颂赞祂,强迫我们顺服祂,但祂

灵命日粮:需要救援

/
十八岁的阿尔迪独自在距离印尼苏拉威西岛海岸125公里的渔棚工作。一天,海上突然刮起强风,将固定渔棚的绳索摧毁,使阿尔迪连同渔棚一同落入茫茫大海。阿尔迪在海中漂流了49天,每逢看见船只经过,这个急需救援的孩子就会亮起灯,试图引起对方的注意,但结果都是失望。最后,大约10艘船过去了,才有一艘船将面黄肌瘦的阿尔迪救了起来。 耶稣曾对一个“律法师”(路加福音10章25节)讲过一则需要救援的寓言故事。有一个人被强盗洗劫打伤,倒在路旁极需救援。祭司和利未人经过看见了他,都没有驻足帮助,反而从旁边绕过去(31-32节)。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何不给予援助,因他们都是敬虔的人,也都应该熟悉上帝的律法,就是要去爱邻舍(利未记19章17-18节)。我们只能推测,他们可能认为太危险,或是不愿意打破犹太律法中不能碰死尸的规定,那会使他们在礼仪上不洁净而不能在圣殿里服事。相反地,一个被犹太人鄙视的撒马利亚人却有崇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