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小孩的信心
/
0 评论
我的女儿小时候给保母照顾了12年。这位保母如今已86岁,经历了几次中风后躺在医院里。医生们都不确定她的大脑的损伤程度,必须等她病情好一点之后才能检查她脑部的功能。她只能说几个字,而且大多的话都模糊不清,很少人能听懂。然而,当我到医院探望她时,这位与我女儿情同祖孙 的老奶奶一见到我,便张开她干瘪的口问道:“凯拉好吗?”她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关心我的女儿,那个她毫无保留地深爱着的女孩。 耶稣也爱小孩,并重视他们,让他们到祂跟前,但祂的门徒并不赞同。在路加福音18章记载,有些父母带着他们的孩子来寻找耶稣,让耶稣给小孩子祝福,并且摸一摸他们(15节)。但并非每个人都乐意见到耶稣为孩子们祝福,耶稣的门徒责备那些父母,叫他们不要打扰耶稣。然而,耶稣却阻止门徒,并对他们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16节)。祂还明确指出,要进入上帝的国,就要像小孩子那样真诚且单纯地倚靠和相信,因为上帝的国属于这样的人。
灵命日粮:不会出轨
/
多年前,一列载有218名乘客的火车在西班牙西北部发生出轨事故,造成79人罹难,超过66人受伤送院。驾驶司机无法解释肇事原因,但人们从监控录像中找到了真相。原来是火车行驶过快,以致在弯道处失控脱轨,酿成这起死伤惨重的事故。当局设定车速限制是为了保护列车上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尽管这位司机在西班牙国家铁路公司有30年的驾驶经验,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无视当局立下的最高车速规定,导致许多人失去了宝贵的性命。 在申命记第5章中,摩西回顾了上帝与祂的子民起初所立的约,其中便有许多规定。摩西鼓励新一代的以色列民,将此视为他们与上帝的盟约(3节),接着他重申了十诫(7-21节)。藉由重述这些诫命,并从上一代人的悖逆中汲取教训,摩西呼吁以色列民要敬虔,谦卑并谨记上帝的信实。上帝已为祂的子民设立行事为人的准则,让他们不致出轨,毁了自己或他人的性命。若他们忽视上帝的智慧,将需要承担后果。
今天,在上帝的带领下
灵命日粮:甲板底下
/
我朋友米克在一艘医疗船(Africa Mercy)上工作,这艘船主要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每天都有数百名病患登船就医,否则他们的疾病将无法获得治疗。 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会定期登船,拍摄医护人员如何为腭裂和畸型足患者进行治疗矫正。偶尔他们也会到甲板底下采访其他船务人员,但很少人会注意到米克负责的工作。
米克是一名工程师,对于自己被分配的工作是处理船上的污水,他承认有点惊讶。医疗船每天都会产生多达四万公升的废水,因此处理有毒物质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如果米克没管理好船上的水管和水泵,船上的生命救援行动将无法进行。
人们很容易为那些在福音事工中“甲板上”的人鼓掌,却忽略了在甲板底下辛勤工作的人。当哥林多教会的信徒高举那些拥有特殊恩赐的人时,保罗提醒他们,在福音事工里,每个信徒都有各自的角色(哥林多前书12章7-20节),而且无论是医治人或帮助人,每个恩赐都举足轻重(27-31节)。其实,
灵命日粮:安静之处
/
美国西维吉尼亚州的绿堤镇(Green Bank)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小镇,位于崎岖的阿帕拉契山脉中。这个小镇与该地区的其他数十个小镇相似,但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那就是绿堤镇的142位居民都不能使用无线网络或智慧型手机。这是为了防止无线网络或手机讯号发射站的电磁波,对绿堤天文台造成干扰。因为这台全球最大的无线电波望远镜,需要没有任何干扰,才能接收星系运行自然产生的无线电波。结果,就科技方面而言,绿堤镇可说是北美洲最“安静”的地方。 有时,安静的环境能让我们迈步向前,在我们与上帝的关系中更是如此。耶稣正是我们的典范,祂退到安静,隐蔽之处向天父倾心吐意。路加福音5章16节记载:“耶稣却常常退到旷野去祷告”(新普及译本)。或许这节经文的关键词是常常。耶稣经常如此行,祂为我们树立了完美的榜样。如果这位宇宙的创造者都意识到要倚靠天父,你我岂不更需要?
退到安静之处,在上帝面前得着更新,能使我们在祂里
灵命日粮:打持久战
/
当泰明的国家发生政变时,军队开始恐吓基督徒,并杀害他们农场的牲畜。在失去生计后,泰明的家人分散到不同的国家。九年来,泰明一直住在难民营里,远远离开家人。他知道上帝与他同在,但在这段分离期间,他的两个家人过世了,使他开始感到绝望。 千百年前,以色列人也面对残酷的逼迫,上帝便指派摩西带领他们离开埃及,而摩西勉强同意了。但他去见法老时,法老却说:“我不认识耶和华,也不容以色列人去”(出埃及记5章2节),而且这埃及君王还对以色列人加强施压(6-9节)。以色列百姓因此责怪摩西,而摩西则抱怨上帝(20-23节)。
最终,上帝拯救了以色列人,让他们得到渴盼已久的自由,但却是按照祂的方式和时间。上帝用的是打持久战的方式,使我们认识祂的特质,让我们为更伟大的事做好准备。
泰明善用在难民营里的岁月,取得了印度新德里一所神学院的硕士学位。他现在是一位牧师,服事自己的同胞,即那些像他一样已找到新居所的难民。他
灵命日粮:额外恩典
/
当我们在教会为一个特别活动进行布置时,负责的一位姐妹因我经验不足而大发牢骚。等她走开后,另一位姐妹走近我,说:“别管她。她就是我们所说的,那种需要额外恩典的人。” 我一笑置之。自此之后,每当与人发生冲突时,我就会给对方贴上这个标签。多年后,我坐在同一间教会的会堂里,听到那位“需要额外恩典”的姐妹去世的消息。牧师在悼念这位姐妹时,分享了她如何在幕后殷勤服事上帝,并且乐善好施。我听了十分羞愧,祈求上帝饶恕我过去给她和其他人贴上标签,论断他们,还说他们的闲话。其实,我与其他的基督徒一样,都需要额外恩典。
在以弗所书2章,使徒保罗提到,所有的信徒“本为可怒之子”(3节)。然而,上帝却赐给我们救恩,这份恩典是我们不配得到,也永远无法赚取的,“免得有人自夸”(9节)。的确,无人能自夸!
在人生的旅途中,当我们不断地顺服上帝时,圣灵就会在我们身上动工,改变我们的个性,使我们能彰显上帝的特质。每个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