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修复关系

/
我和姐姐在年少时经常吵架,但其中一次的冲突却特别令我难忘。记得那时,我们大声用一些难听的话互相谩骂之后,姐姐还说了一些在当时我觉得不可原谅的话。祖母看到我们之间的敌意加剧,水火不容,便提醒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她说:“这辈子上帝就给你们这么一位亲姐妹,你们对彼此要宽容些。”后来,在我们恳求上帝让我们的心能充满爱和体谅时,上帝帮助我们看到自己给对方所带来的伤害,使我们最后能互相饶恕。 很多时候,人们会紧抓着苦毒与愤恨不放,但上帝渴望我们能心中有平安,而要经历这种平安只有藉着祂的帮助,除去我们内心的一切怨恨和愤怒(以弗所书4章31节)。与其将这些感受积存在心,我们可以学习基督饶恕人的榜样,带着爱和宽容的心,竭力“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上帝在基督里饶恕了[我们]一样”(32节)。当你感到很难去饶恕人时,可以回想上帝每天都赐给我们的恩典。无论我们失败了多少次,上帝的怜悯都永不断绝(

灵命日粮:前路崎岖

/
诗人兼灵修作家克莉斯缇娜·罗塞蒂(Christina Rossetti)的一生并不顺遂。她终生饱受忧郁症和其他各种疾病的折磨,又经历了几次取消婚约的伤痛,最后罹患癌症病逝。 大卫以凯旋战士的形象,获得以色列举国人民的认可。然而,他的一生却非平坦顺遂。在大卫统治的末期,他亲生的儿子押沙龙与他信任的谋士亚希多弗,连同大半个国家的人民,都起来反抗他(撒母耳记下15章1-12节)。于是大卫带着祭司亚比亚他和撒督,以及上帝的约柜,一同逃离了耶路撒冷(14,24节)。 在祭司亚比亚他向上帝献祭之后,大卫对祭司撒督说:“你将上帝的约柜抬回城去。我若在耶和华眼前蒙恩,祂必使我回来,再见约柜和祂的居所”(25节)。虽然情况仍未明朗,但大卫如此说:“倘若[上帝]说:‘我不喜悦你’,……愿祂凭自己的意旨待我”(26节)。大卫深知可以信靠上帝。 克莉斯缇娜.罗塞蒂也同样信靠上帝,因此她的人生有个充满盼望的结局

灵命日粮:赞美的泪水

/
多年前母亲住在临终关怀中心时,我负责照顾她。当时,我感谢上帝让我有时间照顾她四个月,也恳求上帝帮助我度过这段悲伤的日子。我的情绪很复杂,经常难以开口赞美上帝。然而,在母亲咽下最后一口气,我哭得无法自已时,口中却轻声说:“哈利路亚!”在如此悲不可抑的时刻,我竟赞美上帝,这令我自责良久,直到多年后我细读诗篇30篇,才得以释怀。 在这首“献殿之诗”中,大卫因上帝的信实与怜悯而敬拜上帝(1-3节),并鼓励众人一同来称赞祂的圣名(4节)。接着大卫提到,上帝会让困难与盼望相互交织(5节)。他明白有悲哀和欢庆的时刻,也有感到安稳和沮丧之时(6-7节)。大卫向上帝的求助充满了他对上帝的信靠(7-10节)。无论大卫哀泣或跳舞,悲伤或喜乐,他总是不停地向上帝发出赞美(11节)。虽然对大卫来说,在忍受苦楚时要期盼信实的上帝,是复杂难懂的奥秘,但他宣称要永远称谢上帝(12节)。 无论是苦还是乐,我们也能像大卫

灵命日粮:上帝对我们说话

/
我的手机来电显示陌生的电话号码,我通常不会接听这类的电话,而是直接转至语音信箱,但我却接听了这通电话。来电者礼貌地问我,是否有时间听他分享一小段圣经经文。他引用启示录21章3-5节,谈到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也提到耶稣是我们的保障和盼望。我告诉他,我已经接受耶稣成为我个人的救主,但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向我作见证,而是询问可否和我一起祷告。后来,他确实为我祷告,祈求上帝鼓励我并赐给我力量。 这通电话让我想起圣经中另一通“电话”:上帝在半夜呼唤年幼的撒母耳(撒母耳记上3章4-10节)。撒母耳三次听见那声音,以为是老迈的祭司以利在呼唤他。到了第四次,撒母耳听了以利的指示,知道这是上帝呼唤他,便回答:“请说,仆人敬听!”(10节)同样地,无论白天或黑夜,上帝也会对我们说话,而我们需要“接听电话”,这可能意味着花更多时间来到祂面前,聆听祂的声音。 我接着又想到另一种“电话”。如果你我是传递

灵命日粮:把握机会

/
在等待大学开学的时候,二十岁的欣怡决定用三个月的空档时间,到一个青年宣教机构服事。可是,因为新冠肺炎的防疫措施限制了人们面对面的交流,要投入青年事工似乎不是最好的时机。但欣怡很快就找到应对的方法,她分享说:“我们虽然不能像往常一样,在街上,购物中心或快餐店与学生见面,但我们能使用通讯平台(Zoom)与基督徒学生保持联系,彼此代祷,并以电话联络那些尚未信主的学生。” 欣怡做了使徒保罗鼓励提摩太去做的事:“做传福音的工作”(提摩太后书4章5节,和合本修订版)。保罗告诫提摩太说,人们会寻找迎合他们私欲的教师,这些教师只会说他们想要听的话,而不是需要听的话(3-4节)。然而,保罗要提摩太鼓起勇气,“无论时机是否适合,都要常作准备”,并且“要以多方的忍耐和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2节,新译本)。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蒙召成为布道家或传道人,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与身边的人分享基督信仰。不信的人因没

灵命日粮:软弱中的力量

/
在我儿子快满三岁时,我需要接受一个手术治疗,而恢复期至少要一个月以上。动手术之前,我想像自己开完刀之后只能躺在床上,厨房水槽里堆满了油腻腻的盘子。我不知道到时要如何照顾一个活泼好动的幼儿,也无法确定自己能站在厨房炉台前料理三餐。我担心自己虚弱的身体会影响一家人的生活作息。 在基甸的军队与米甸人交战之前,上帝刻意削弱他的军力。首先,那些害怕的人获准离开,于是有二万二千人离去(士师记7章3节)。接着,在剩下的一万人中,只有用手捧水喝的人才能留下(5-6节)。虽然最后只剩下三百人,但这样的劣势可以让以色列民不能再依靠自己,他们不能说:“是我们自己的手救了我们。”(2节) 我们许多人都经历过筋疲力尽或无能为力的时刻。当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我身上时,我意识到自己多么需要上帝。祂藉着圣灵鼓励我,也透过朋友和家人扶持我,让我得帮助。虽然我暂时需要依靠别人照顾生活起居,但这个经验也教导我如何更完全倚靠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