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四围的盾牌

/
我们教会的圣乐传道保罗极有音乐恩赐,却不幸在一次划船事故中丧生,那时他只有31岁。当他过世时,我们教会经历了极度的伤痛和失落。保罗和他的妻子杜朗妲曾经历多次的伤痛,他们埋葬了几个胎死腹中的孩子,如今这些小坟墓的附近又要多添一座新坟。这个家庭所经历的心碎事件使那些爱他们的人深受打击,心如刀割。 大卫也经历过个人和家庭所带来的伤痛。在诗篇第3篇,他描述了儿子押沙龙的反叛令他痛苦难当。当时,大卫没有留在城内与其交战,而是逃离家园和王宫(撒母耳记下15章13-23节)。虽然“有许多人”认为大卫被上帝抛弃(诗篇3篇2节),但大卫深知事实并非如此。他将耶和华视为他的保护者,是他四围的盾牌(3节),并因此求告祂(4节),杜朗妲也是如此。当教会数百人聚集追悼她的丈夫时,她在悲痛中仍以温柔的嗓音唱出诗歌,表达她对上帝的信心。 当我们的检验报告结果不乐观,财务压力无法减轻,试图与人和好却以失败告终,或痛失

灵命日粮:逐渐学会

/
我17岁那年,申请了到德国大学的交换计划。当我得知申请批准时,不禁欣喜若狂。然而,距离出发的日期只剩三个月,而我从来没有学过德语。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每天花好几个小时努力死记德文,甚至把单字写在手上背诵。 几个月后,我在德国的一间学校教室里,因为觉得语言能力没有进步而感到气馁。一位老师给了我明智的建议:“学习语言就像爬一座沙丘。有时候你会觉得好像一点进展也没有,但只要坚持下去,你一定会有进步的。” 如今当我思想基督徒的灵命成长时,偶尔也会想到这位老师的见解。使徒保罗提到:“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腓立比书4章11节)。即使是保罗,这些功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慢慢成长学习,他进步的秘诀就是:“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13节) —庞雅各

灵命日粮:超乎万名之名

/
乐器制造师安东尼奥 · 斯特拉底瓦里(Antonio Stradivari,1644-1737年)是音乐界的传奇人物。他制作的小提琴,大提琴和中提琴因工艺精湛,声音清晰,让人视为珍宝,甚至被赋予名字,其中就有一把小提琴被称为“弥赛亚”。匈牙利小提琴家约瑟夫 · 约阿希姆(Joseph Joachim,1831-1907年)曾拉奏这把小提琴,过后他说:“这把‘弥赛亚’的独特琴音,甜美与壮丽交织,而今仍不断在我心中萦绕。” 即使斯特拉底瓦里所制作的乐器闻名于世,琴音独特,但仍不配与那位至高创造者所做的工相提并论。从摩西到耶稣,这位万神之神以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让我们认识祂。为了我们的缘故,祂要我们认识祂,重视祂,并颂赞祂的智慧与祂手所做的一切(出埃及记6章1节,15章1-2节)。 上帝回应困苦百姓的呼求,施展大能让他们脱离为奴之地,这只不过是祂拯救大工的序幕。有谁能预料到,有一天祂会藉着爱子被

灵命日粮:在葡萄树上

/
经过一个特别漫长沉闷的冬天,春天终于来了。从冬季开始,艾玛便帮忙照顾一位长期患病的家人,而今每当她经过家门前的一棵樱桃树时,就受到鼓舞。在那开满粉红色花朵的树梢,绽放着缤纷的白色花卉,因为聪明的园丁把开白花的枝子嫁接到这棵樱桃树上。每当艾玛看到这棵奇特的樱桃树,就想起了耶稣说,祂是真葡萄树,门徒是枝子(约翰福音15章1-8节)。 耶稣说祂自己是真葡萄树,是旧约以色列人所熟悉的景象,因为葡萄树乃象征上帝的子民(诗篇80篇8-9节;何西阿书10章1节)。耶稣进一步说祂自己是真葡萄树,而祂的门徒是嫁接在祂身上的枝子。当门徒住在耶稣里,得到祂的滋养和能力,就能多结果子(约翰福音15章5节)。 在艾玛照顾家人的这个时刻,她极需要鼓励和提醒,明白她是与耶稣连结。白色的花朵绽放在粉红色的樱桃树上的画面,让她想起基督的真理,只要她连接在真葡萄树上,就能从主那里得到滋养和力量。 我们这些信徒若体会与耶稣

灵命日粮:觉得渺小

/
许多影评家认为大卫·连(David Lean)执导的《阿拉伯的劳伦斯》是史上一部最伟大的电影。那片浩瀚无垠的阿拉伯沙漠场景,影响了许多电影制作人,就连奥斯卡金像奖导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也不例外,他说:“我第一次看这部影片就感到震撼,觉得自己十分渺小,至今这部影片仍让我觉得自己小如蝼蚁,其伟大之处就在这里。” 当我凝视无边无际的海洋,飞越极地白雪皑皑的冰山,或观测亿万繁星闪烁的夜空,这万物的浩瀚无垠也常让我觉得自己十分渺小。但想到受造万物如此奇妙壮丽,而那位以言语就创造一切的造物主,岂不更加伟大吗? 大卫也曾赞叹上帝的伟大,并感受到人类的渺小,他说:“人算什么,祢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祢竟眷顾他?”(诗篇8篇4节)然而,耶稣却向我们保证:“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马太福音6章26

灵命日粮:转身逃跑

/
艾丽曾经是个聪明漂亮又有才华的少女,还拥有慈爱的双亲。然而在高中毕业后,她受到怂恿而尝试了海洛因。父母注意到她的改变,而艾丽也终于承认毒品对她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于是父母将她送进戒毒中心。完成治疗后,父母问艾丽,关于尝试毒品,她会给朋友什么建议?艾丽说:“要马上转身逃跑,只是说‘不要’是绝对不够的。” 可悲的是,艾丽后来故态复萌,才22岁就死于吸毒过量。为了避免其他人落入相同的境遇,艾丽心碎的双亲在当地的新闻节目中鼓励听众“为艾丽而跑”,远离可能接触到毒品或会让人陷入危险的场所。 使徒保罗力劝他属灵的儿子提摩太(以及我们)要逃离私欲(提摩太后书2章22节)。使徒彼得也同样警告说:“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你们要用坚固的信心抵挡他。”(彼得前书5章8-9节) 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对试探免疫,最好的做法是避开会遭遇试探的情况。虽然有时无可避免,但我们可以藉由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