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系好安全带!
/
0 评论
当飞机遇到乱流时,我们会听到广播:“飞机正通过乱流区,系好安全带的指示灯已经开启。请立刻回到您的座位,将安全带系妥。”空服员会给予这样的预警,是因为乘客若没有扣好安全带,可能会在飞机摇晃时受伤。乘客需要在座位上系好安全带,才能安然度过乱流区。
很多时候,人生的种种不安景况出现时,都不会有这样的预警,但慈爱的天父知道我们所面临的困境,祂关心我们并要我们将一切的挂虑,伤痛,恐惧都交托给祂。圣经告诉我们:“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祂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祂没有犯罪。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希伯来书4章15-16节)
当人生的乱流来袭,藉由祷告来亲近天父是我们最好的选择。“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意味着即使面对危机,但只要有祂同在,我们就像是系好了安全带,因我们是将挂虑交在比万有都大的上帝手中。当人生的困境似乎要将我们
灵命日粮:就在你身边
/
我想应该没有小孩会喜欢蜘蛛,特别在临睡前,看见房间里出现了蜘蛛,应该都会感到害怕。一天晚上,我女儿正预备就寝时,发现一只蜘蛛就在她床边上。她大声惊叫:“爸爸,有蜘蛛!”可是,不管我再怎么找,就是找不到这只八脚的入侵者。我只好安抚女儿说:“它不会咬妳啦!”但她根本听不进去。直到我答应待在她的床铺旁边守着她,她才愿意躺下睡觉。
女儿进了被窝,我握着她的手,对她说:“我很爱妳,我就在这里。但妳知道吗?上帝比爸妈更爱妳,而祂就在妳身边。当妳害怕的时候,可以随时向祂祷告喔!”她似乎得到安慰,很快便安然入睡。
虽然,圣经不断提醒我们,上帝常在我们身边(诗篇145篇18节;罗马书8章38-39节;雅各书4章7-8节) ,但有时我们却不易相信。或许正因如此,使徒保罗会为以弗所的信徒祷告,期盼他们能刚强起来,持守真理(以弗所书3章16节)。保罗深知,当人害怕的时候,往往忘记上帝就在身边。然而,就像那晚女儿临
灵命日粮:蒙福的生命
/
每当瑞希·曼千达(Rishi Manchanda)医生询问他的病人:“你住在哪里?”他想知道的其实不只是地址。他观察到,来看诊的病人大多居住在卫生条件极差的环境。霉菌,鼠疫,各种毒素都会让人生病。为此,曼千达医生开始倡导他所谓的“上游医护人员”,这些人不仅提供紧急医疗照护,更与病患和社区合作,从源头开始为健康把关。
在耶稣行了神迹,医治了前来求助的人们之后(马太福音4章23-24节),祂还引导他们看见身体与物质生活以外的需求。祂的登山宝训所带给人们的,已超越了医治的神迹(5章1-12节)。祂七次提到反映蒙福生命的心态,这种生命以崭新的眼光看待事物,并拥有领受属灵福气的应许(3-9节)。另外,祂也称那些遭受无情逼迫,却在祂里面找到盼望与归宿的人为有福(10-12节)。
耶稣的话语不禁让我思想:我又是“住在哪里”呢?我是否意识到自己所需要的,是远超过眼前的身体与物质需求呢?在追求神迹的同时,我
灵命日粮:不够?
/
从教会返家的途中,女儿坐在后座享用她的小鱼饼干,两个儿子则一直要求她与他们分享。我看到女儿紧抓着点心不放,忍不住问女儿说:“今天你们在主日学做些什么?”她告诉我,大家一起弄了一篮的面包和烤鱼,因为有一个小男孩献给耶稣五个饼两条鱼,耶稣用这些饼和鱼喂饱五千多人(约翰福音6章1-13节) 。
于是,我对她说:“这个小男孩真好心,愿意跟别人分享。妳觉得,上帝是不是也希望妳能与人分享这包小鱼饼干呢?”她回答说:“不行啦,妈咪。”
我想鼓励她不要独享所有的饼干,但她却听不进去,她说:“不够分给大家啊!”
分享并不是一件易事,我们很容易就紧抓眼前的一切。或许我们在心里估量过,会辩称:“不够分给大家啊!”但这句话所假设的是,只要给了别人,自己就会不够。
使徒保罗曾提醒信徒,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从上帝而来,上帝要使我们凡事富足,可以慷慨地分享(哥林多后书9章10-11节)。天国的数学不是计算你将减少的,而
灵命日粮:不要惊慌
/
哈达萨时常处于恐惧之中。哈达萨是个虚构人物,在法兰辛·瑞维斯(Francine Rivers)的《风中之声》(A Voice in the Wind)一书中,哈达萨是个胆小的年轻犹太女孩,当她成为罗马人家中的奴隶之后,她时常担心自己会因为相信基督而受逼迫。她知道基督徒会被人藐视,被捉去处决,或是被丢进竞技场里喂狮子。她常想,当自己面对考验时,能有勇气持守真理吗?
哈达萨最害怕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当她面对她的女主人和仇视基督教的罗马官员的质问时,她有两个选择:放弃基督信仰,或被送入竞技场。然而,当她宣告耶稣是基督时,她的恐惧消散了,即使是在死亡面前,她也可以勇敢不惧怕。
圣经提醒我们,有时我们会因为做正确的事而受苦,可能是为了传福音,或是为了过与当代社会价值观不同的敬虔生活。但圣经告诉我们不要惊慌(彼得前书3章14节),并要在心里“尊主基督为圣”(15节)。哈达萨的内心才是她的主战场,当她最后
灵命日粮:逃向耶稣!
/
教练大喊:“防守,四!”我高中时开始学剑术,教练会根据他的进攻方式,喊出正确的防守位置。当教练伸出他的剑朝我刺来时,为了还击,我必须仔细聆听,并且立刻作出反应。
这种聆听后立即反应的态度,让我联想起圣经提醒我们,面对性方面的诱惑时要迅速逃避。保罗就曾写信给那些受到庙妓引诱的信徒,要他们“逃避淫行”(哥林多前书6章18节)。有时,面对挑战时,我们需要“站立得稳”(加拉太书5章1节;以弗所书6章11节) 。但面对性的诱惑时,圣经很实际地给了我们最好的防守方式:“逃跑!”
立即的行动让我们没有妥协的机会,毕竟,一失足可能成千古恨。一个放纵的念头,看一下不应看的网页,已婚还游戏人间,每一步都会引导我们误入歧途,拉开我们与上帝之间的距离。
当我们逃避诱惑,上帝就会为我们开一条出路。不论我们曾在何处,曾做了什么,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的罪受死,赐给我们希望,宽恕和新的开始。当我们因软弱而奔向耶稣,祂会让